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研專家評“習馬會”:為兩岸和平發展指明道路

2015年11月09日 08: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感覺非常興奮,終於有了這一步。”全程關注兩岸領導人會面的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8日對中新社記者如是評價“習馬會”:為未來兩岸和平發展指明瞭方向和道路。

  當天,多位廈大臺研院學者亦在受訪時表示,“習馬會”之後,兩岸還有經濟交流合作、人員往來等方面大量工作有待後續跟進。

  劉國深説,兩岸過去十年一直在朝著和平發展方向前行,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群眾確實從兩岸和平發展進程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頸”。兩岸領導人能夠坐下來會面,就代表兩岸是有共同政治基礎的;也體現了兩岸和平發展到這一階段,需要回應民間社會各種要求,破解瓶頸。

  因此,劉國深盛讚兩岸領導人最終“落下這一錘”,決定會面,“展現兩岸領導人魄力和智慧”,也體現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動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劉國深説,這也讓大家對未來兩岸關係充滿了樂觀。

  “兩岸領導人見面的氣氛,可以看得出來兩岸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劉國深稱,兩人見面時“感覺像老朋友”。

  廈門大學臺研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長陳先才也注意到,兩岸領導人都在致辭中富有民族情感。他説,習近平在致辭中提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馬英九也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共同合作,致力振興中華””,這體現“兩岸不是外人”,讓他留下深刻印象深。

  給陳先才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習近平在致辭中從歷史的視角,拉近兩岸距離。他評價説,這“非常有現場氣氛的感染”。

  談及“習馬會”的歷史意義,劉國深認為,雖然沒有簽訂協議、發表聲明,但“習馬會”是對過去和平發展階段性總結,對既有政治基礎做一個明晰的注腳。

  他説,“習馬會”已經為兩岸下一步和平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大陸也非常明確地表示,只要堅持‘九二共識’或更好的政治基礎,不排除和任何黨派的接觸和交流”,“這代表大陸領導人是站在兩岸人民,站在中華民族的大格局,不會拘泥哪個黨派”。

  陳先才亦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氛圍,面向全世界和海峽兩岸宣佈,“海峽兩岸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

  “兩岸關係仍然面臨複雜形勢”,廈門大學臺研院副院長鄧麗娟展望道,因此,“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們後續跟進”。鄧麗娟説,比如在臺灣民眾關注的經濟議題上,臺灣要如何參與大陸“一帶一路”戰略機遇,要如何以適當的名義加入亞投行,這都需要兩岸後續協商。

  “‘習馬會’對兩岸經濟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支撐”,鄧麗娟説,兩岸關係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相應的經濟交流合作、人員往來,需要更大的推進,“要把兩岸一家親落在實處”。

  廈大臺研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表示,相信只要堅持“九二共識”,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進程,兩岸向經貿自由化、便利化邁進的進程就可以持續,一系列深化兩岸經濟合作交流的協議也可望陸續簽訂。“如果沒有這個政治基礎,兩岸已經達成的協議就喪失了法理基礎”,唐永紅強調,兩岸經貿合作就可能回到原點。

  “在兩岸之間不要糾結不同,要發掘更多共同點”,劉國深説,在他看來,“習馬會”留給兩岸的精神財富在於,“告訴大家要迎著陽光,不要盯著陰影”。(記者 陳悅)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