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生楊懿在作主題發言。人民日報 記者孫立極攝
淡江大學學生林欣諭就兩岸青年學生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人民日報 記者孫立極攝
5月3日,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黃浦江畔的上海舉行。彈指一揮間,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轉眼已走過10年。這是兩岸關係發生深刻變化的10年,論壇不但是兩岸和平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引領者、推動者。
聚焦兩岸脈動
“自從加入文化議題,我就屆屆都參加了。”作為一家推動兩岸交流30餘年的基金會——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的秘書長,陳春霖今年已經是第八次參加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了。他認為,論壇辦實事,前瞻性很強。
由中國共産黨與中國國民黨有關方面共同舉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應2005年“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而創。2006年4月和10月,先後成功舉辦了兩岸經貿論壇和兩岸農業合作論壇系列活動。2007年起,論壇納入文化議題,並定名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幾年間,論壇參與者廣泛,從兩岸有關黨派團體代表、實務部門人士,到業界精英、專家學者;探討議題及時,2006年談恢復兩會制度化協商、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2007年談加強兩岸農業合作,2008年談擴大和深化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每屆主題都切合當時背景,呼應兩岸脈動,或者聚焦兩岸同胞關心關切,或者熱議事關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論壇已成為兩岸匯集民意、凝聚共識、政策先導的重要平臺,累計形成153項共同建議,大多轉化為兩岸共同或各自的具體政策措施,給兩岸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而今年最熱的話題之一自然是青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回應社會呼聲,設立了中小企業、青年與基層、經貿科技、文化教育四個組,除了探討兩岸經貿合作與區域經濟整合、文化産業交流合作、科技創新與知識權保護等傳統主題,也增加了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兩岸鄉鎮社區交流等熱議話題。
減少形式交流
開幕式後,分組論壇登場。青年與基層組一群年輕面孔,甫一亮相,便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有略帶滄桑的成功創業者,更有一群尚未走出校門的大學生。24歲的臺灣大學學生林家興以中國國民黨青年團團長身份與會。他説,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比他想像的開放,“發言時還能使用PPT。”
青年果然銳氣逼人。林家興利用自由發言的機會提出具體問題。針對他提到的,有茶商反映,在“小三通”中遭遇進出貨物受阻,令通過“小三通”運輸貨物的臺商很困擾。聽會的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回應,此問題他們曾專門做過了解。事情起因是,最近一年來,兩岸“小三通”發生數起槍支、毒品走私案,“查處走私,加強監管,希望臺灣朋友能理解。”
這場你來我往,既是海峽兩岸的對話,也是兩個世代的對話。如何在兩岸青年間開展交流,如何與青年交流都成為熱議話題。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林聲巧是學校海峽兩岸交流會的會長。他多次赴臺,其中作為交換學生在臺灣學習了一個學期。他認為,兩岸青年互動不能僅僅停留在交流本身,應該更有針對性。比如説舉辦學術研修營,選拔某學科的優秀學生坐在一起學習探討,或者選擇同學們比較關心的話題,比如環境保護,讓大家在討論中增進了解。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謝政諭發言時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兩岸青年交流要深化交流層次,不要再做旅遊式參訪,多做主題式交流,可以結合創業,也可以結合其他議題。比如加入中華文明要素,也就是常説的文創産業合作。謝政諭呼籲,因為交流經費常常有限,在兩岸賺錢的企業能否成立一個基金,支援相關交流活動。
關注青年創業
“兩岸合作,共創青年就業與創業機會”是今年論壇議題之一。除了邀請兩岸成功創業者講述個人經歷和經驗,不少嘉賓積極為兩岸青年就業問題建言。
中國國民黨中常委、青工總會前總會長曾文培認為,近年來兩岸都面臨年輕人就業問題,解決失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創業。他建議舉辦兩岸成功創業青年經驗分享座談會,成立兩岸青年創業貸款基金,為年輕人提供創業第一桶金。曾文培也表示,大陸積極推動的“一帶一路”或是亞投行,兩岸青年都不應缺席。他認為,年輕人有長期投入的本錢,且在使用網際網路溝通製造、商貿、物流等資訊上具有優勢,希望相關部門在籌建過程中,能為兩岸青年創造參與機會。
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表示,青年創業也可與中小企業發展相結合。近年來比較成功的85C咖啡就是成功的案例,一家臺灣中小企業到大陸後得到快速發展,成長幾十倍。他認為,臺灣服務業40年練就的功夫,如果能夠借助大陸現代服務發展的商機,可以打造出兩岸服務業的品牌,對中小企業起到促進作用,對臺灣經濟社會穩定也有助益。
陳德銘發言時也介紹,最近一年多時間,他圍繞兩岸“創客”進行了調研,曾到上海、深圳訪問“創客”集聚地。相對來説,來自臺灣的創客不多。他提出,“大陸目前有200多個國家經濟開發區、100多個科技開發區,其中不乏各種優惠政策和風險投資,怎麼使臺灣青年也可以走進來,雙方都要想辦法。”
尋求情感認同
“這樣的感情從來沒有因為1700公里(北京至臺北的距離)受到絲毫阻礙。”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生楊懿在論壇上分享了她身邊的兩岸故事。2011年暑假,她參與了一項社會服務計劃。北京大學、臺灣大學、雲南大學的學生志願者一年兩期,分別到臺灣和雲南兩地開展以服務小學生為主的社會服務活動。兩岸大學生在與孩子們互動中收穫感動,在齊心協力做好服務過程中,則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楊懿展示了一張四個男生的開心合照。她介紹,其中三位來自臺灣大學,搭乘的火車在陜西寶雞停車10分鐘。一位是家在寶雞的北京大學學生,當他得知服務團的臺灣隊友將路過家鄉,特別提著當地小吃,買了一張站臺票,穿越擁擠的人流,與他們相會。“中間這位男生腳受了傷,據説是單腳跳著從車廂下來,四人短短相聚,直到火車快開的最後一刻才重又上車……”
楊懿的發言引來不少共鳴。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呂聲煒來自高雄的中低收入家庭。他覺得兩岸之間讓利心態要修正。“不僅是從賺錢,更要從心出發,交流彼此的感情,尋找情感的認同。經濟認同是一時的,像這種跨越1700公里的情感認同才是長久的。”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同樣心有所動,他在論壇小結中説:“聽了楊懿同學的一番話,你會發現,你對兩岸青年未來的很多疑問,都可以迎刃而解。”
楊懿的結束語則觸動了更多人:“一同努力,一同期待。”猶如對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所有參與者的期勉。
(記者 孫立極)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