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楊瓊纓舉著“婉君”牌子進行質詢(資料圖)
伴隨著柯文哲效應,“婉君”(網軍一詞的諧音)大出風頭,成為臺灣黨政界爭相取悅的“美人”。先是“閣揆”毛治國請網路達人給閣員們補課,學習如何與“婉君”相處;國民黨也放風表示,未來公職提名會引入i-voting(網路投票),重視“婉君”意見;蔡英文更因此被媒體逼問,不分區“立委”要不要請“婉君”來提名。本期對話臺灣名嘴,臺灣時事評論員鈕則勳和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彭懷恩,與讀者聊一聊臺灣“婉君”那些事兒。
“婉君”有刺民意與民粹並存
導報記者(以下簡稱“記”):“婉君”何以成為臺當局和政黨爭相拉攏的對象?深層次的原因是為什麼?
鈕則勳:“太陽花運動”中,人們首次看到了網路的傳染力;在“九合一”選舉中,柯文哲在選舉造勢中也大量使用網路。“婉君”對35歲以下的青年具有很大的號召力,而國民黨的宣傳還是以傳統媒體為主,出現了巨大的落差。
彭懷恩:使用新媒體進行政治動員,動員力量遠高於以往的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和政黨力量,這是老一輩的政治人物都沒有見過的現象。以往的社會運動,過去之後力量就散了,但網路力量卻沒有散去,他們成為了“婉君”,每天都還在網路上炒作,對臺當局來説,這是比較麻煩的地方。
記:網路民意的特點是什麼?政黨和行政決策引入網路民意,是臺灣所謂民主的深化還是碎片化?
鈕則勳:施政者可以把網路民意納入參考範圍,是一種進步。但吊詭的是,網路意見並不代表客觀真實。網路傳播有一種“沉默的螺旋”現象,聲量大的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聲量小的就越來越不敢發聲。就像太陽花學運中,有很多的“懶人包”來解釋服貿,它們未必是完全正確的,但大家看了“懶人包”之後就認為服貿是不對的。
彭懷恩:網路民意也有不同的情況,它有民主性也有民粹性。民粹是情緒動員,民主是理性討論,應該把網路民意導向民主理性的參與,深思熟慮地在網路公共平臺上進行政策討論,這樣的網路民意才更有參考價值。
i-voting有創意卻難取代專業
記:柯文哲上任後以i-voting機制遴選市府官員,其實算不上成功案例。在行政決策層面,i-voting機制究竟有沒有現實意義?
鈕則勳:i-voting聽起來確實很炫、很有創意性。但是我覺得在i-vot-ing之前,應該先把機關資料等充分揭露,讓利害相關人都可以充分討論,腦力激蕩,這樣網友們投票才不會只是憑藉著刻板印象,才能提高精準度。此外,如果投票結果比較接近,那麼也要有相關的溝通協調機制,了解輸的那部分人的意見,讓輸的人可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記:毛治國最近召集“閣員”進行網路特訓,引入網路思維,能否真的改變馬英九上任以來,當局在民意溝通上存在的問題?
鈕則勳:就表面上講,確實有一定的意義,至少“內閣”成員們想要傾聽網友意見,這是值得肯定的,也是馬團隊以往做得比較不夠的。應該把“婉君”的意見當成參考,讓他們了解政策、完善政策。但真正的決策,還是要依賴“政府”的專業性,並以此為主。
出發點雖好不宜迷信“婉君”
記:政黨在公職提名時引入i-voting機制,您有什麼評價?
鈕則勳:i-voting可以當成是一個評價管道,是有它的意義在的,也能突顯政黨對網友的重視。關鍵在於i-voting在整個提名時所佔的比重有多少,這部分值得商榷。此外,也要注意有沒有人惡意灌票。
彭懷恩:縱觀世界各地,有像奧巴馬這樣善於利用網路的政治人物。但還沒有用i-voting産生政治精英甚至領袖的案例。在正常的選舉中,民眾可以通過候選人的文宣、演講和面對面溝通等方法了解候選人,但網路中缺少這樣的機會,網友並不能深入地了解候選人。
記:政黨的公職提名,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已經引入了電話民調。現在如果引入網路民意,會不會有更多問題出現?
鈕則勳:政黨透過網路管道傾聽民意,出發點是好的,如果黨意和民意之間有落差,應該重視民意是不是值得被黨意所接收,畢竟傾聽民意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援。但如果之間的差距過大,那麼黨意也要跟民意進行溝通,雙方取得最大公約數,讓民意了解黨意,也讓黨意吸納更多人民的心聲。(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楊思萍)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海峽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