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旺報》14日社評,原題《太陽花對兩岸關係的正面訊息》,全文摘編如下:
一場看似意外引爆的“太陽花學運”,衝擊了臺灣內部政治,更衝擊了兩岸關係。在學運退場,或者説退出“立法院”議場的前後,媒體大量關注、報道“太陽花學運”的下一步,其實,兩岸3個主要政治力量:國民黨、共産黨、民進黨如何思考兩岸情勢、臺灣政局,並隨之調整對策、策略,更是“太陽花學運”之後兩岸政治互動的核心議題。
大陸方面對於“太陽花學運”採取5對策:高度關注、仔細分析、審慎應對、區別對待、堅守底線。“中評社”的一則快評説的準確:“大陸一直保持冷靜、理性,對學運有定性、判斷,對其影響、危害也有評估,底線也很清楚,踩線就一定會出手”。
就學運本身而言,在大陸方面對學運的定性與判斷方面,“臺獨”兩字已經難以抹去,雖然參與學運的眾多青年學生不能全然等同於“臺獨”分子,但是就學運的主要政治傾向、主要領導人物和幕後勢力的態度而言,確實是“臺獨”色彩鮮明,或者可以這樣説,大陸方面已經認定這場學運的“本質是反中反馬”。
就執政的國民黨而言,大陸方面一是更認識到馬政府的軟弱,更進而擔憂在後續“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過程中,“軟弱的馬政府會擋不住民進黨及其他臺獨勢力的進逼”,最後部分採納了民進黨團或是所謂民間版的若干條文,“令‘兩國論’變成法律”。“中評社”另一則快訊就嚴厲地指出:“近日馬政府已步步退卻,到了沒有立場、沒有原則的地步”。
另一方面,由於“馬政府仍堅守‘九二共識’,大陸不會‘棄馬’”,但是卻也同時高度擔憂國民黨因馬王之爭而陷入分裂分化,在內憂外患之下,國民黨的前路自然艱辛。不但2014的七合一選舉有可能大敗,2016再度出現政黨輪替,也是非常可能的結局。
就在野的民進黨而言,大陸方面已經認定“民進黨在學運中暗搞‘臺獨’,暴露本質”,在學運退場前後,雖然多位民進黨籍縣市長表態“有條件支援服貿”,但是一時之間臺灣“反中反馬”情緒高漲,同時,民進黨內也頗有“學運凸顯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錯誤”的聲音,竟認為“民進黨應藉此檢視過去2年的兩岸轉型主張,有哪些根本性的錯誤”。目前民進黨正面臨黨權之爭,如果黨內務實派、轉型派、開放派被壓制下去,激進派、“反中”派抬頭,而民進黨又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審查上繼續輸送“兩國論”主張,大陸方面當然不可能退讓底線,如此一來,民進黨與大陸關係“可能再次冰凍,退回到陳水扁執政時期”。
在臺灣社會整體形勢上,大陸方面還擔憂,由於臺灣“當局的投鼠忌器心態”,學生“造反有理意識將會更為強烈”。更重要的是,如同《新華澳報》評論所指出的:“學運之後的臺灣,將呈現於以往完全不一樣的氣氛,兩岸任何談判都將被反對派們拿來放大檢視,動輒就是‘出賣臺灣’,再來一次‘ 花學運’,使得兩岸協商舉步維艱”。
面對“太陽花學運”後兩岸政治的複雜形勢,大陸對臺政策確實面臨考驗。由於臺灣傾向“臺獨”力量一時之間聲浪高漲、放大,或許大陸內部也會因此出現對臺政策要更為強硬、要檢討讓利政策的聲音。但是如果從“兩岸一家親”的原則立場出發,與其説是“太陽花學運”證明讓利政策需要檢討,不如説是“太陽花學運”説明兩岸的交流合作需要更全面、更深化、更細緻。
澳門大學學者陳丁丁最近發表的文章很值得兩岸當局深思,他認為“太陽花學運”註定失敗,但另一方面,“太陽花學運的某種積極結果是,大陸意識到了其對臺灣的經濟合作政策已經達到極限。除了經濟合作之外,大陸需要通過政治上的吸引力真正贏得臺灣人心”。陳丁丁觀察説,“北京的智者們顯然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與臺灣協商時定會保持彈性。只要北京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平統一就充滿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