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代工”時代一去不返 兩岸新一輪合作步入“深水區”

2012年09月20日 08: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兩岸政要、商界精英600余人19日聚集南京,于“海峽兩岸紫金山企業家峰會”間探討目前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形勢下的共同應對。“‘代工’時代一去不返”成為共識,在國際經濟頹勢中,兩岸業界正尋求機遇,新一輪經濟合作走入“深水區”。

  “逐水草”曾是過去幾十年來臺灣傳統産業在大陸的生態:臺企原料及市場“兩頭在外”,因成本優勢將代工環節放在大陸,這些年又因大陸人力成本的上升,臺企在大陸的代工廠從東部沿海往內陸遷移。

  中國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這樣描述這一過程:“過去,臺灣有資本雄厚、研發力強、第三管理精準的優勢,而大陸方面勞動力成本低廉,土地比較寬裕,市場廣大。在這個基礎上,兩岸建立了最初的合作模式:臺資企業利用比較優勢到大陸設廠,為歐美做代工。大陸在土地、水電、能源、稅收、市場準入上給予方便和優惠。”

  直到2008年,發生全球性金融危機,也是兩岸“大三通”實現、兩岸關係大發展的起始年。

  “2008年讓亞洲人覺醒。亞洲人發現一個錯誤,他們非常辛苦地工作,最好的商品出口到歐洲、美國,貼著‘Made In China’標簽,亞洲人賺了外匯還捨不得用,買美國、歐洲的公債,又遇到公債貶值,這是非常傷感情的事情。要知道,亞太地區中産階級比例再過十年將從28%增至54%,所以,我們的生産在改變,大陸和臺灣有太多合作的空間,把亞太作為共同市場。”臺灣大學財務金融係教授劉憶如感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