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節晚會已經舉辦了近30年,是老百姓大年三十年夜飯的重頭戲。重視團圓喜慶的春晚從創辦之初就重視港臺演員的參與,港臺明星儼然成為春晚的別樣風景。
1984年春晚上的一首《我的中國心》讓身著中山裝的香港藝人張明敏紅遍大江南北。此後,港臺藝人的加盟成為春晚中觀眾最期盼的重頭戲。《萬水千山總是情》、《故鄉的雲》、《魯冰花》、《外婆的澎湖灣》等經典曲目,都成為早期春晚溫暖的記憶。而張明敏之後的費翔、譚咏麟、潘美辰、孟庭葦、梅艷芳、劉德華、張雨生、童安格等藝人輪番登臺,以異於大陸的颱風曲目征服了觀眾,引領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歌曲潮流,而大陸則回饋了他們熱情的觀眾和巨大的市場。費翔參加春晚後,專輯奇跡般地狂賣到160萬盤,他本人則成為無數大陸歌迷的“夢中情人”。
隨著大陸與臺灣、港澳的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港臺演員參與春晚的方式逐漸多元化:主持、相聲、小品、魔術等節目中都出現了他們的身影。2000年,臺灣的淩峰與黃宏合演小品《小站故事》,一句“別忘了,咱是一奶同胞!”感人淚下;2009年和2010年春晚,臺灣魔術師劉謙一次又一次“見證奇跡”;2011年春晚,周傑倫不僅以《蘭亭序》延續他吹起的古典“中國風”,更與林志玲表演“大變活人”,過了一把魔術癮。
進入新千年之後的春晚,港臺巨星出演由鮮見逐漸習以為常。正如臺灣歌手文章所説:“當年上春晚唱的歌,第二天會紅遍大江南北,現在是你要有歌很紅很紅,才會被邀請去唱。”大陸演藝市場逐漸繁榮,靠春晚歌曲一夜成名的奇跡也越來越少。2010年,“小虎隊”亮相虎年春晚引來無數70後和80後的唏噓,這也反映出當前港臺、大陸的演藝界已日漸融合到一個大舞臺,交流、互動、合作已成常態。
在近30年的春晚舞臺上,共有120多位港臺演員帶來過近130個精彩節目。春晚就像一個神奇的橋梁,促進了大陸與港澳臺的文化交流,見證了其文娛市場和娛樂藝人的成長和逐步繁榮,更體現了中華兒女同根同心的難捨情懷。(韓雪梅)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