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天后宮舉行熱鬧的傳統民俗“平安乞龜”活動吸引大批市民。十噸袋裝大米製成的“乞龜”長7米,寬近5米,撫摸其頭頂則有平安祝福的美好寓意。 中新社發 傅丹丹 攝
資料圖:二零零七年三月一日,在泉州天后宮廣場內,兩位來自臺灣澎湖縣的“米龜”製作師傅正在為“米龜”做最後的修繕工作。這只“米龜”共由一千兩百袋、六千公斤平安米築成,屆時,澎湖“乞龜”祈福的民俗表演將首次在泉州展現。 中新社發 傅丹丹 攝
一年一度的“泉澎乞龜民俗文化活動”將於兔年元宵節期間在泉州天后宮舉行,為兩岸同胞送去新春祝福。19日,泉州、臺灣澎湖兩地天后宮開始聯手製作重約3.5萬斤的大“米龜”,這也將是大陸有史以來制出的最大一隻“米龜”。
當天上午,在泉州天后宮大殿前的廣場上,泉彭兩地制龜高手正用印有“為泉臺兩地鄉親新年祈福”的“平安米”製作“米龜”。近半天時間裏,在兩岸制龜師傅的巧手下,一個栩栩如生的“米龜頭”雛形初現,據介紹,整只大“米龜”將在2天內基本製作完成。
“乞龜”是閩臺兩地流傳久遠的傳統民俗,迄今不斷,尤其在臺灣澎湖,每年的開春正月元宵,澎湖群島居民就會推出“乞龜壽”的寺廟活動,過平安橋、吃紅蛋、卜杯、抽獎,寓意來年幸福安康。
“澎湖與泉州一衣帶水,澎湖80%的民眾都是泉州移民,澎湖“乞龜”也源自泉州,並在澎湖保存完好。”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楊國夫説,為了將泉州傳承到澎湖的傳統元宵文化再現給泉州鄉親,從2007年起,臺灣澎湖、泉州兩地就開始聯合舉行“乞龜祈福”民俗活動,今年已是第5年。
“希望能通過泉州天后宮的帶頭作用,帶動泉州乃至閩南的‘乞龜’文化,將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楊國夫表示。
據介紹,除了泉州天后宮,泉州霞洲媽祖宮的 “米龜”製作也正在進行中,元宵期間這些象徵福壽安康的大小“米龜”將同時亮相泉州天后宮、霞洲媽祖宮和臺灣澎湖天后宮等地,共同祈福兩岸兔年和平發展。(蘇巧鳳 孫虹)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