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機遇期中仍應注重危機管理

2009年09月04日 09:1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北京九月三日電 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機遇期中仍應注重危機管理——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

  中新社記者 曾嘉

  自去年五月以來臺灣局勢發生重大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出現難得發展機遇,初步形成了良性互動。但兩岸關係仍面臨各種挑戰與阻力,比如近來發生的達賴赴臺事件,對兩岸關係造成了不利影響。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機遇期內仍應注重危機管理,機遇期內即使發生衝突,也不能將之視為兩岸關係的一種簡單倒退,也不是走回頭路。

  抓住歷史機遇是兩岸重大共識  

  二00八年四月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先後會見蕭萬長、連戰、吳伯雄等臺灣人士時,多次強調“兩岸關係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機遇”。周志懷説,事實上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大陸各界對兩岸關係發展機遇期的思想認識是空前一致的。從臺灣方面看,馬英九在其“就職演説”中也表達了盼望“海峽兩岸能抓住當前難得的歷史機遇”、共同開啟和平繁榮的歷史新頁的想法。之後國共兩黨領導人都強調,基於向人民負責和對歷史交代的責任感,兩岸都要抓好、抓緊重要機遇。

  周志懷説,通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一場場風波,大陸對於臺灣的政治生態、特別是選舉操作,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大陸的危機預防與管控的自覺性已日趨增強。從危機管理到機遇管理,兩岸決策者能否轉變思維,在機遇期內做出影響未來十數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兩岸關係走向的重大政策選擇,值得關注。

  對於這一機遇期的時間跨度,他表示,如果國民黨能實現連任,執政八年乃至更長時間,這樣一個時間段恰恰與大陸二0二0年前的戰略機遇期的判斷是相吻合的,從機遇期的週期性特徵考慮,把這一波歷史機遇界定為八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段應是比較合理的。

  恰當設定兩岸關係發展階段性目標

  周志懷錶示,在兩岸關係發展機遇期的初期,不能要求什麼問題都在這個時間段內解決,如果設定過高目標,脫離實際環境,將會破壞或縮短機遇期。“當前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應有節奏,防止井噴式發展。”

  另一方面,他也指出,面對難得歷史機遇,兩岸當然有責任加速歷史的發展,不能總回避敏感問題,在經濟議題上繞圈。“兩岸間總要面對某些政治議題的,雖然解決高政治議題的時機尚未成熟,條件並不具備,但我們完全可以為逐步破解兩岸政治難題不斷創造和積累條件。”

  周志懷認為,在“透明”、“可測”和“穩健”的努力方向下海峽兩岸一方面應努力維護並設法延長難得的機遇期,另一方面則應步步為營,在儘早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的情況下,逐步破解政治難題,力求就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取得具體成果,並最終達成一個使兩岸都可獲得雙贏的和平發展框架。

  機遇期內仍應注重危機管理

  周志懷同時指出,機遇期並不是雙方一味無原則的妥協與讓步的代名詞。而機遇期內即使發生衝突,也不能將之視為兩岸關係的一種簡單倒退,也不是走回頭路,而應將之視為事物螺旋上升的一個必經過程。

  “兩會恢復協商後,雖簽訂了諸多協議,取得重大進展,但目前兩岸對話與協商仍然是建立在一個並不十分穩固的基礎上的。”他表示,臺灣政局依然十分複雜,牽制臺灣大陸政策走向的因素紛繁多變。在機遇期內,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一些敏感的結構性問題也會漸漸開始浮上臺面。

  周志懷説,在把握和用好機遇期問題上,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一是不以一人一時一事影響兩岸正常交流;二是要保證兩岸現有溝通平臺的順暢;三是在敏感和重大問題上出現分歧時,雙方應注意相互尊重,反對冒進,最大限度地尋求兩岸的共同利益,力爭實現雙贏;四是應該盡可能地為用好機遇期提供有力的制度化保障,切實落實好已簽訂的各項協議,並不斷用新的協議鞏固兩岸達成的新共識。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