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學者:魯迅貢獻巨大 堪稱“國學大師”

2006年05月31日 08:0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由國學網、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辦,百度網、台灣網協辦的“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評選”活動已接近尾聲,數百萬網民熱情關注,網路投票高達120萬,最後票選出10位國學大師,其中魯迅以高票入選,引起了眾多學者和媒體的爭議。為此,台灣網採訪了臺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童春發博士,童院長表示支援魯迅先生被評選為國學大師!

 

  見仁見智,可以理解

 

  記者:昨天,“我心目中的國學大師評選”結束了第二期的競猜活動,眾多學者和媒體紛紛表達了不同的看法。您對這種現象是怎麼看待的?

 

  童院長:首先,我不會質疑這些學者和媒體的角度,見仁見智嘛!因為任何人的評選首先要受制于他本人對“國學”的認知,受限于對“國學大師”的了解!我也是在我自己的認知範疇內推選的!當然,也要受制于各大師級學者的對後世的影響和社會對其的宣傳。有些學者在國學方面研究的確非常獨到,對後世的國學研究有著非常深刻的影響,但是,因為他們全身心的躬耕于國學,以致世人對他們沒有更多了解,這樣,談何要世人去評選他呢?

 

  魯迅對中國白話文的發展有突出貢獻,堪稱“國學大師”

 

  記者:魯迅以高票入選,引起了眾學者和媒體的極大爭議,有些文章稱魯迅應該是“文學大師”,而非“國學大師”。您恰好也推選魯迅為國學大師,您的推選理由是什麼?

 

  童院長:首先,如果把“國學”僅僅界定為中國傳統文化,我持保留意見。個人認為,應該將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視為一個整體,應包括其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不能對中國文化進行段落式的處理。“國學”也是如此,應該包括傳統、現在和未來。比如,中國的文字文學就存在歷史變遷,現在一般使用簡體字。而在臺灣,目前仍然使用繁體字,因為繁體字有其深厚的國學底蘊,儘管如此,目前的繁體字也有了相當的變化發展。

 

  其次,“國學大師”應該對中國文化發展有其階段性的影響,甚至是更長久的影響,但是某一個“國學大師”的思想不能代表整個中國文化思想。

 

  純粹從文化發展歷史的角度,魯迅先生對中國白話小説和漢文學的發展有其巨大的貢獻,對白話文的發展有開創性的影響。用白話的形式來呈現中國文化,可以讓人更容易讀懂,尤其在臺灣,廣大的臺灣原住民通過魯迅先生的作品可以接觸到更深層次的中華文化內涵。魯迅先生的幾部小説,比如,《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臺灣原住居民對這些作品並不陌生!同時,魯迅先生在藝術方面也有突出的貢獻,在廈門就成立了魯迅藝術文學院。所以,魯迅先生憑藉其在文學發展史上的突出貢獻,應該可以稱為國學大師。(李小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