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暉萬里映海疆
——黨中央、中央軍委關心人民海軍建設和發展紀實
2005年8月23日,中俄海軍導彈驅逐艦在實施海上協同。參加“和平使命-2005”中俄聯合軍事演習的雙方海空軍部隊,經過數天高強度實兵對抗,23日在山東半島東南海域進行海上封鎖作戰演練。
中央軍委委員、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在人民海軍成立60週年之際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進入新世紀以來,人民海軍在防殺傷性武器擴散、海陸空通道安全防衛、反恐怖、聯合搜救和人道主義救援等領域,與外國海軍先後進行了37次聯合軍事演習和演練。聯合軍事演習不僅頻率越來越高、規模越來越大,而且領域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合作更加深入。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新華社青島4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陳萬軍人民日報記者馮春梅解放軍報記者司彥文)己醜仲春,風和雨潤。
3月25日,赴巴基斯坦參加“和平─09”海上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的“廣州”號國産新型導彈驅逐艦,凱旋在風和日麗的南中國海上;
4月2日,由“深圳”號導彈驅逐艦和“黃山”號導彈護衛艦組成的第二批護航編隊,從湛江起錨,出太平洋進印度洋抵達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執行接替護航任務。
在駛向深藍的航程中,人民海軍再寫新篇章。
60年前,人民海軍從江蘇泰州白馬廟起航。
60年波瀾壯闊,60年風雨征程。在以毛澤東同志、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建設發展成為一支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航空兵部隊、岸防部隊和陸戰部隊五大兵種組成的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成為一支能夠有效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現代海上作戰力量。
經略海洋 黨中央、中央軍委為人民海軍建設發展指明方向
歷史不會忘記,從19世紀中葉到新中國成立的一百餘年間,作為一個人口、疆域和資源均名列世界前茅的國度,中國竟遭帝國主義列強從海上入侵470多次!
是中國共産黨人為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畫上了句號。
1949年1月,在西柏坡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的毛澤東,就作出一項歷史性的決定:應當組成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
1949年4月23日,也就是南京國民黨總統府樓頂的青天白日旗黯然落地的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海軍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宣告誕生。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以“井岡山”“南昌”“遵義”“瑞金”“延安”等革命聖地的地名,命名人民海軍的第一批艦艇,對他們寄予殷切期望。
就在這一年,毛澤東從向前蘇聯貸款的3億美元中批給海軍1.5億美元購置艦艇、飛機等海軍裝備,而當時國家的財政收入只有22.27億美元!
1953年2月19日,毛澤東乘坐人民海軍軍艦從武漢順江而下。航行中,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水兵們説,近代中國有海無防,帝國主義從海上破門而入,侵略我們國家。現在,太平洋還不太平,中國人民一定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
4天3夜的航程中,毛澤東為“長江”“洛陽”“廣州”“南昌”“黃河”5艘軍艦題詞:“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為新中國海軍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風起潮涌,年輕的人民海軍迅速發展壯大,並經受了一次次戰火的洗禮和考驗。在1200余次對敵作戰中,人民海軍共擊沉、擊傷和俘獲敵艦400余艘,擊落、擊傷敵機500余架,創造了“小艇打大艦”“近戰、夜戰”“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之敵”的諸多經典戰例。
在戰火中成長壯大的人民海軍,成為共和國一支戰無不勝的海上戰鬥力量。
20世紀70年代,世界軍事革命驚濤拍岸。剛從逆境中復出的鄧小平,對我國海洋主權和海軍建設十分關注。1979年7月29日,鄧小平在青島接見海軍黨委常委擴大會議代表時指出:“鞏固強大的海防,是事關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事。”隨後,他健步登上國産第一艘導彈驅逐艦“濟南”艦,開始了長達6個小時的海防視察。航行中,鄧小平不時拿起望遠鏡,或舉目遠望,或凝眉沉思。在軍艦會議室,他揮筆寫下“建立一支強大的具有現代戰鬥能力的海軍”18個遒勁有力的大字,為新時期人民海軍建設指明瞭方向。他深情地囑託海軍官兵,當前世界各國都把科技重點、經濟發展的重點、戰略威懾的重點轉向海洋,我們不可掉以輕心。沿海要改革開放,中國要改革開放,海軍要成為堅強後盾。
海洋主權和權益,是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
保衛遼闊的藍色國土,是黨和人民賦予人民海軍的神聖使命。江澤民就任軍委主席後,對加強海軍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他在視察海軍部隊時指出:“我們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認識海洋,增強全民族的海洋觀念。”由此進一步提出:“我們必須把海軍建設擺在重要地位。”
1991年10月,江澤民在舟山定海視察時對在場的海軍官兵説,海軍是海洋戰略的支柱和後盾。沒有強大的海軍,藍色國土、藍色寶庫都會失去。他指出,作為太平洋區域的一個主要瀕海大國,作為百餘年來對帝國主義從海上入侵有著切膚之痛的發展中國家,理所當然地要建立一支與本國地位相稱的強大海軍。在人民海軍成立50週年之際,江澤民揮筆寫下“為建設具有強大綜合作戰能力的現代化海軍而奮鬥”的題詞,為前進中的人民海軍指明瞭方向。
21世紀是海洋世紀,海洋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制高點。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關注我國海洋安全和海軍建設。
2008年4月9日,胡錦濤在視察海軍部隊時指出,海軍是一個戰略性、綜合性、國際性軍種,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發展利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要求海軍在新的起點上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一支與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要求相適應的強大的人民海軍而努力奮鬥。這個戰略目標的提出,為人民海軍的世紀遠航,描繪了新的宏偉藍圖。
東風灑雨露,春暉映海疆。按照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和決策,海軍堅持以提高打贏資訊化條件下海上局部戰爭能力為核心,積極推進和深化軍事鬥爭準備,科學組織戰役訓練、戰術訓練、專業技術訓練和共同課目訓練,重點抓好資訊化條件下聯合作戰要素整合訓練,探索複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方法,全面提高近海綜合作戰能力、戰略威懾與反擊能力,逐步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推進海軍建設整體轉型。
與此同時,著眼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海軍不斷拓展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領域。近30年來,海軍先後出動艦船30多萬艘次,圓滿完成海上搶險救災、護漁護航、保障海洋科研、支援海上運輸和海洋工程建設、進行海洋測量和海洋大氣觀測等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
作為和平的友好使者,人民海軍先後派出33支艦艇編隊共40多艘軍艦,出訪了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
在跨海越洋傳遞四海友誼的同時,人民海軍也敞開胸襟迎來五洲賓客。上海、青島、廣州、湛江等軍港相繼開放,接待了30多個國家100多艘軍艦的訪問,與10多個國家舉行了36次聯合軍事演習,在維護世界和平的舞臺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碧海鑄劍 黨中央、中央軍委為海軍現代化建設科學決策
2006年12月的一天,對某核潛艇基地官兵來説,是一個終身難忘的日子——
這天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冒著嚴寒專程為一艘新型核潛艇入列舉行授旗儀式。在雄壯的軍樂聲中,胡錦濤親手將“八一”軍旗執交到艇長手中。
授旗儀式結束後,胡錦濤先後登上兩艘新型核潛艇視察,深入到每一個戰位,仔細詢問裝備的品質和性能,他反覆叮囑艇上官兵,要學好用好管好新裝備,讓新裝備儘快形成戰鬥力。視察結束時,胡錦濤在兩艇《航海日誌》上簽名,勉勵官兵做駕馭新裝備的開拓者。
如何加速海軍現代化建設,不斷提升遂行海上軍事行動的綜合作戰能力,是黨中央、中央軍委關注的重點。
1953年2月20日,毛澤東視察“洛陽”艦,當得知“洛陽”艦排水量只有1000噸時,毛澤東沉思良久後,意味深長地對官兵們説:“將來我們的海軍要有大艦!”
發展核潛艇,是黨中央、中央軍委戰略視野的延伸。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服役。
從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進入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79年4月3日,鄧小平在中南海召見海軍領導時指出,我們要儘快建立一支真正頂用的、有戰鬥力的海軍。
同年8月2日,在視察我國第一艘國産導彈驅逐艦“濟南”艦時,鄧小平又語重心長地對海軍官兵説,與人家相比,我們的指揮系統自動化程度要落後得多。這個問題非解決不可,目標是指揮系統現代化。
改革開放使我國科技水準迅速提升。海軍按照鄧小平確立的目標,加快了現代化建設步伐,武器裝備進入導彈化、電子化、自動化的新階段,艦艇反潛、反艦、防空、電子對抗等一系列技術難題得以攻克。
1988年9月27日,我國導彈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取得圓滿成功,成為世界上第5個擁有水下發射戰略導彈能力的國家。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人民海軍圍繞提高現代化水準,進入一個重要的建設發展時期。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深切關注面臨世界軍事變革挑戰的海軍現代化建設。江澤民多次強調,要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步伐,提高海軍在高技術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
在江澤民的親自部署和決策下,人民海軍裝備現代化建設特別是高技術裝備建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常規動力潛艇浮出水面;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第二代國産導彈驅逐艦出訪美洲四國;“飛豹”系列殲擊轟炸機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萬噸級綜合補給艦遊弋大洋;一批新型導彈和電子戰系統成為一線部隊的主戰裝備。
世紀之交,黨中央、中央軍委又一次作出重大決策:發展資訊化程度高的新一代海軍武器裝備,並將此列為國家重點工程。
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對國際國內形勢作出戰略判斷後,明確提出要加強海上軍事鬥爭準備,逐步構建起與維護國家海洋安全和發展利益要求相適應的海上防衛體系。
春風鼓浪好揚帆。海軍廣大官兵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號召,堅定建設強大海軍的正確方向,科學籌劃海軍建設,推進海軍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核心軍事能力不斷提升。圍繞全面提高海軍綜合作戰能力,近10年來先後組織了“神聖”“神威”“神電”“機動”“藍鯨”等30多次海上作戰集團戰役演習,水面艦艇編隊打擊“敵”大型戰鬥艦艇群、潛艇大深度佈雷與隱蔽攻擊、航空兵機群長途奔襲與夜間掠海飛行突擊、艦機聯合反潛、多兵種聯合封鎖與作戰、複雜電磁環境下的對抗與反擊等一批新戰法得到檢驗,海軍一體化綜合作戰能力和戰略威懾能力明顯提高。
——訓練改革成果豐碩。海軍各兵種每年多次組織部隊到遠海大洋練兵,水面艦艇晝夜航行訓練從數百海裏到數千海裏,潛艇水下隱蔽待機由數十天到數月,航空兵長途奔襲由一般氣象條件到複雜氣象條件,岸防和陸戰部隊由相對固定區域訓練轉為千里機動、岸海機動訓練,上千艘(架)次艦機在太平洋海域進行多課目合成訓練。
——資訊化裝備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批具有較高資訊化水準的第三代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潛艇、作戰飛機陸續交付使用,與其相配套的一系列新型裝備在實兵演練中發揮效能;指揮自動化系統、衛星導航、戰術軟體等逐步在各型戰艦和飛機上得到應用。
——遠洋綜合保障實現新的突破。隨著一批以新型綜合補給艦為代表的後勤保障艦船裝備部隊,目前海軍各類保障艦船的總噸位是20世紀80年代的6倍,初步形成了海上岸基一體、戰役戰術銜接、軍民結合的保障力量體系。與此同時,建成了一批大型戰略母港、骨幹機場和後方戰略倉庫,建成了數十個艦船、飛機及裝備維修基地,後勤和裝備保障的規模、結構、功能逐步拓展,為實現海軍遂行使命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深情關懷 黨中央、中央軍委與水兵心連心
2003年4月11日,正在廣東湛江考察工作的胡錦濤專程來到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這是他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後第一次視察部隊。在“玉林”號新型導彈護衛艦上,胡錦濤參觀完艦上武器裝備後,特意來到水兵住艙、伙房、餐廳、文化活動室逐一察看,與水兵親切交談。在2號水兵住艙,他掀起床舖上的墊子,問冬天睡覺冷不冷,夏天有沒有空調。當看到艙內沒有舷窗時,又關切地詢問空氣品質好不好。在伙房,他掀起鍋蓋,問在場的官兵一餐有幾個菜,合不合口味,戰士們滿不滿意。在文化活動室,他了解艦上開展文化活動方不方便,電視能收到幾個臺。在前甲板與水兵合影時,他握著一名戰士的手,親切地鼓勵道:“小夥子,好好幹,多為海軍作貢獻!”離開“玉林”艦前,胡錦濤叮囑陪同視察的海軍和艦隊領導同志:“官兵們在艦上工作生活很辛苦,要多關心他們的生活。”
2006年12月23日,胡錦濤在視察某新型潛艇期間,再一次叮囑隨行的海軍領導,要堅持以人為本,改善艦艇官兵的生活條件。
為了把黨中央、中央軍委對水兵的關懷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從2007年開始,海軍黨委實施“暖心惠兵”工程:逐步解決水兵上岸吃住難題,讓艦艇部隊告別“進港不上岸、吃飯蹲甲板、開會坐馬扎、睡覺放挂板”的歷史;改善航空兵飛行員生活環境;為所有基層艦連建網路學習室,接通“藍網工程”;為所有高山海島部隊解決通訊、用水、吃菜等難題。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下,如今萬里海疆建起了一座座風格獨特、環境優美、設施配套齊全的水兵公寓、飛行員公寓;1400多間學習室落戶萬里海疆,水兵通過“藍網工程”不僅能上網沖浪、視頻聊天,還能接收電視大學的遠端教育;包括西沙、南沙在內的上千個高山、海島部隊,都有了衛星電話、衛星電視、海水淡化系統、無土栽培和自動灌溉系統等先進的生活保障設施。習武軍營、人文軍營、科技軍營、環保軍營,為萬里海疆增添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
中南海連著大海,一代代水兵永遠銘記黨中央與他們心心相印的幸福時刻:
1953年2月,毛澤東首次乘坐海軍軍艦,與水兵們共同航行生活了四天三夜。在“長江”艦前甲板與水兵交談時,毛澤東伸出右手摸了摸槍炮兵的衣服,慈祥地問大家:“你們穿這麼少,冷不冷?”接著又關切地詢問大家一個月多少津貼,家裏有沒有困難,有多少同志結婚了。他幾次走進伙房,查看水兵們的伙食,並親口嘗了嘗燒好的湯,囑咐炊事班“要搞好衛生,搞好伙食,保證大家吃好。”視察期間,毛澤東反覆叮囑艦上官兵:“技術要學好。”“要愛艦、愛島、愛海洋。”
時任“濟南”艦艦長的王竹清回憶起1979年8月2日鄧小平與水兵度過的6個小時航程時,至今仍激動不已——
那天霧氣特別大,後來又下起了小雨。上舷梯時,水兵們圍上來,要扶著鄧小平。鄧小平和藹地對身邊的戰士揮揮手説:“不用,不用,自己來。謝謝。”雨越下越大,操舵兵要給鄧小平打傘。看見傘很少,鄧小平微笑著擺擺手。艦上官兵都想與鄧小平合影,他高興地説:“好哇,都來照,都來照。”他還特意和艦上的技術能手、立功受獎的官兵單獨合影,鼓勵大家為建設現代化海軍多作貢獻。鄧小平還欣然在兩名水兵的學習筆電上簽名,勉勵他們學好技術,掌握本領。
陽光灑滿甲板,海鷗逐浪飛翔。2000年12月23日,江澤民在三亞乘坐海軍“長興島”號大型指揮艦,與水兵們一起乘風破浪,駛向萬頃碧波的南海。下午2時45分,江澤民不顧連續5個多小時乘艦航行的疲勞來到水兵中間,與水兵合影留念,給水兵朗誦他即興寫的詩詞,為水兵唱歌當指揮,和水兵一起唱《軍港之夜》。江澤民深情地對水兵們説:“這是一首非常好的抒情歌曲。唱這首歌,就是要更好地熱愛軍艦,熱愛海洋。”第二天,江澤民又登上“杭州”號導彈驅逐艦視察,並用外語與艦政委交談。他説:“海軍是高技術兵種,要掌握世界先進技術,你們就要好好學習外語,要經常用,經常説。”
深情囑託,殷殷期望,激勵著一代代官兵獻身海軍、建功立業、報效祖國。幾十年來,“愛艦、愛島、愛海洋”已經成為海軍官兵的精神動力、職業特質、優良傳統和文化精髓,培育了林文虎、王崑、安業民、趙爾春、麥賢得、張達伍、龔允衝、柏耀平、陳昌鋒、朱桂全、方永剛、馮理達、蔡一清等一大批英雄模範,涌現出萬餘名“老高山、老海島、老艦艇”先進個人和“海上猛虎艇”“水下先鋒艇”“海空雄鷹團”“愛國愛島天涯哨兵”等一大批先進集體。
進入新時期以來,海軍深入開展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為主題的“閃光的金錨”讀書活動、“科學發展觀指引我成長”學習實踐活動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夯實了海軍官兵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思想基礎。
近幾年來,海軍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工程,博士艦長、碩士飛行員、本科士官的培養規模比5年前增長了近10倍,高素質人才群體成為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棟樑。
春風滿海疆,潮涌千帆競。走過60年光輝歷程的人民海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指引下,正乘風破浪駛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