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楊潔篪:繼往開來 開創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新局面

時間:2009-01-16 10:25  來源:外交部網站

承前啟後 繼往開來 開創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新局面
——紀念中美建交30週年

楊潔篪

  上世紀70年代初,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從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作出了重新開啟中美兩國交往大門的戰略決策。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這標誌著自新中國成立後中美相互隔絕的局面終於打破。70年代末,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抓住機遇,促成中美于1979年1月1日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中美建交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不僅揭開了兩國關係的新篇章,而且對國際形勢的發展産生了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30年來,世界、中國和中美關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不再是美蘇對抗的冷戰格局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三大趨勢深入發展,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而中國則堅定地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社會主義建設各項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神州大地煥然一新,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

  中美關係雖經歷風風雨雨,但不斷前進,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兩國高層及各級別對話交往與日俱增,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建立起涵蓋政治、外交、經貿、軍事、文教、科技等廣泛領域的60多個對話合作機制。中美經貿合作從小到大,雙邊年貿易額由1979年的24億美元增至去年的3000多億美元,兩國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建交之初,中美民間交往寥寥無幾。而今,兩國人員往來每年超過210萬人次,每天有5000多人往返于太平洋兩岸。雙方還締結了35對友好省州和145對友好城市。中美關係發展不但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而且有力地促進了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

  中美關係的發展凝結了新中國歷代領導人的智慧與心血。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開啟了中美關係正常化的進程;鄧小平同志實現了中美外交關係的建立和發展;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沉著應對國際局勢重大變化,堅定維護中美關係的穩定發展,把一個持續發展的中美關係帶入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與美國領導人就全面推進21世紀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達成共識,大大推進了兩國各領域的對話、交流與合作。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近年來,中美關係在建設性合作軌道上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呈現出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徵。中美關係的全球性影響和戰略意義更加突出。

  中美高層及各級別交往更加頻繁。僅2008年,胡錦濤主席和布希總統就4次會面、10次通信、4次通話。胡錦濤主席還與美國當選總統奧巴馬通電話,雙方表示中美應擴大各領域合作,把兩國關係推上更高水準。

  中美在經貿等廣泛雙邊領域的合作更加深化。近年來,雙方在能源、環境、投資保護、金融服務、産品品質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新領域開展對話與合作,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兩國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並商定了有關行動計劃,成為雙方深化互利合作新的重要標誌。

  中美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以及全球性問題上的溝通協調更有成效。中方與美方及其他有關方面在反恐、防擴散以及朝鮮半島核、伊朗核等諸多問題上開展了廣泛協調,在打擊跨國犯罪、應對氣候變化、自然災害救援、重大疾病防控等領域加強了溝通與合作。金融危機爆發後,各方也進行了溝通協調。胡錦濤主席應邀赴華盛頓出席20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顯示了中國願同美國及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維護世界金融穩定、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堅定決心。

  中美友好往來更加密切。例如,美國的不少商品和體育明星深受中國民眾喜愛;同樣,美國民眾日常生活難以離開“中國製造”,“漢語熱”也在美蔚然成風,近1000所美國高校開設了中文課。兩國人民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感同身受、情意相連。“卡特裏娜”颶風發生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及時向美國災區提供了援助。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美國政府和各界也踴躍捐款援物。

  誠然,中美關係在向前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問題和干擾。美方不顧中方反對,堅持向臺灣出售武器,提升美臺實質關係;美方利用涉藏、人權、宗教等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美國內將涉華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傾向時有抬頭,不同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也仍有市場。這些都對中美合作大局形成了負面影響和干擾。中方對美方的錯誤行徑進行了堅決鬥爭,捍衛了中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了中美關係的穩定和發展。

  回顧中美關係30年的歷程,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著眼大局、立足長遠是確保中美兩國建設性合作方向的關鍵。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兩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正因為如此,在發展中美關係時,雙方要牢記雖然兩國社會制度不同,歷史背景、文化傳統各異,但兩國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利益要求我們從國際形勢的全局、用長遠的戰略觀點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

  第二,持續擴大的共同利益是維繫中美關係的堅實基礎。作為兩個大國,中美難免在一些問題上有利益分歧,但從建交30年來的兩國關係發展看,兩國的共同利益是主流。在新的形勢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在減少,而是在增多;合作面不是在變窄,而是在拓寬。兩國在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方面擁有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肩負著日益重要的共同責任。

  第三,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關切是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首要原則。臺灣問題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的核心關切所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核心也是講臺灣問題。中美建交30年的歷史表明,臺灣問題處理得比較好的時候,中美關係發展往往比較順暢、穩定;反之,兩國關係則會麻煩不斷、出現緊張甚至倒退。

  第四,創新對話合作的體制機制是中美關係取得新進展的重要途徑。建交之初,中美相繼建立了經濟、科技、商貿聯委會等一系列重要機制,有力地推動了兩國關係發展。上世紀90年代,兩國在執法合作、安全防務等領域磋商機制先後建立,對話合作向縱深發展。近年來,兩國間涌現出許多新的重要對話合作機制。特別是在兩國領導人共同關心和推動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戰略對話機制創立並持續深化,為雙方加深相互了解、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發揮了重大的積極作用。

  第五,民間友好交往是推動中美關係持久發展的不竭動力。“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美關係發展歸根到底要靠兩國人民和各界人士廣泛支援。實踐證明,中美社會各界的交流與往來,有利於加深兩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有利於中美關係保持勃勃生機與活力。

  經過30年的發展,中美關係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推動中美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是中國外交的重大課題,也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對外交工作的現實要求。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深入思考和探索新思路和新渠道,保持中美關係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

  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承前啟後的重要階段。正如中國領導人多次指出的,無論國際形勢和美國內政局如何變化,我們同美方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的基本方針不會改變。我們願同美國新一屆政府一道努力,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不斷開創中美關係的新局面。

  一要牢牢把握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的大方向。中美加強合作事關兩國人民福祉,事關世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發展兩國關係的唯一正確選擇。中美應努力擴大兩國關係中的積極面,減少消極因素,不斷推進建設性合作。

  二要保持和加強高層交往,堅持不懈地增進戰略互信。兩國領導人繼續通過訪問、會晤、通信和通話等多種方式就重大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對推動兩國關係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兩國應深化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等重要機制,進一步創新交流溝通平臺,提升互信水準。

  三要推進兩國在應對重大全球性挑戰上的磋商與協調。中美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與合作是兩國建設性合作關係的應有之義。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已從局部發展到全球,由虛擬經濟擴散到實體經濟。中方願進一步與美方及其他有關各方加強協作,與國際社會一道落實20國集團領導人“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達成的共識,採取有效措施,穩定國際金融市場,減輕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繼續為穩定世界經濟發揮建設性作用。

  四要進一步拓展各領域合作,創造兩國關係新亮點。雙方應以發展的眼光擴大在經貿、執法、科教文衛等雙邊領域的交流合作,以開放的思維深化在國際和地區問題及氣候變化、能源安全等全球性問題上的磋商協調。總之,雙方要致力於把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把共同利益的紐帶拉得更緊,為發展兩國關係開闢更廣闊的空間。

  五要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排除不必要的干擾。改善與發展兩岸關係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聲,也符合包括美國在內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美方應切實履行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對“臺獨”、反對臺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與的國際組織的承諾,妥善處理臺灣問題,與中方一道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在涉藏、人權、宗教等問題上,美方同樣應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停止干涉別國內政的做法。

  六要加強兩國民間交往,夯實中美關係的社會基礎。雙方既要深化行政部門的溝通,也要擴大我國人大常委會和美國議會之間的交流;既要推進工商企業界交往,也要加強學術媒體互動;既要鞏固國家層面的合作,也要積極引導地方間友好往來。雙方特別要積極促進兩國青年相互溝通與交流,將中美友誼進一步紮根于兩國青年心中,為中美友好培育生力軍。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中國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該文章發表于《求是》雜誌2009年第2期) 

 

  進入新聞中心>>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