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科學家: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

時間:2008-10-12 07:57  來源:新華網

作為大熊貓基因組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為大熊貓提取血液樣本(攝于2008年3月20日)。 10月11日,中國科學家在深圳宣佈: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該圖譜的誕生填補了大熊貓基因組及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空白,從基因組學的層面上為瀕危物種的保護、疾病監控及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作為大熊貓基因組研究計劃的一部分,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員為大熊貓提取血液樣本(攝于2008年3月20日)。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一隻大熊貓在小雨中打盹(攝于2008年3月21日)。對大熊貓基因組的解讀,可以解釋諸如大熊貓為什麼是“黑眼圈”之類的難題。 10月11日,中國科學家在深圳宣佈: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該圖譜的誕生填補了大熊貓基因組及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空白,從基因組學的層面上為瀕危物種的保護、疾病監控及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學依據。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四川臥龍大熊貓研究中心一隻大熊貓在小雨中打盹(攝于2008年3月21日)。對大熊貓基因組的解讀,可以解釋諸如大熊貓為什麼是“黑眼圈”之類的難題。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新華網深圳10月11日電  題:科學家繪製完成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

  記者 彭勇

  中國科學家11日在深圳宣佈:世界首張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繪製完成。科學家們説,它將為保護和人工繁育這個被稱為“中國國寶”的瀕危物種提供新的途徑,以及推進針對大熊貓的其他科學研究。

  今年3月,由中國科學家發起,加拿大、英國、美國、丹麥等國科學家聯合參與的國際“大熊貓基因組研究”項目啟動,繪製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是該項目的第一部分,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承擔了主要的工作任務。

  大熊貓為什麼是“黑眼圈”?為什麼對竹子情有獨鍾?熊貓和狗熊是近親嗎?未來的大熊貓會是什麼模樣?中國科學家為從基因組的水準上回答這些“棘手”問題,挑選了大熊貓“晶晶”進行基因組測序,“晶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原型之一,一直生活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

  “我們的研究工作量巨大,如果將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寫成一本書,其厚度相當於384米高的深圳地王大廈。”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王俊博士説。

  他説:“經研究發現,大熊貓共有21對染色體,基因組大小與人類相似,約為30億個鹼基對,包含2-3萬個基因。”

  科學家們採用了一種最新的測序技術繪製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使測序的速度顯著提高,成本大大降低。據稱,這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這項新技術完成的標誌性大型基因組序列圖譜,華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製的全基因組組裝軟體及自主搭建的高性能電腦,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王俊説,基因組測序的結果支援了“大熊貓是熊科的一個亞種”的觀點。通過與已經進行過全基因組測序的物種比較,研究人員還發現大熊貓基因組與狗的基因組在結構上最為接近,與人也有較大的相似性,在哺乳動物中與小鼠差異較大。

  科學家們透露,有關方面的深入研究正在進行中。

  科學家們表示,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的繪製完成,有助於從基因角度破解為何熊貓繁殖能力低下的疑問,從而使科學家有機會幫助繁育更多的熊貓。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主任侯蓉説:“我們相信,大熊貓基因組的研究將為瀕危物種的保護和人工繁育提供新的途徑。”

  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説,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將在今年年內完成大熊貓基因組的精細圖,並與各合作單位一道在基因組的水準上對大熊貓開展系統研究。

  他表示,經過中國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並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性的基因研究,中國的基因研究和測序水準將不斷提高,目前基因研究國際合作的大門依然敞開,中國歡迎更多國家的科學家參與進來。

  自1999年正式加入“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以來,中國科學家先後參與了“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國際人類單體型計劃”等項目,同時對完成數個重要動植物基因組圖譜繪製,包括水稻、家蠶、家雞、家豬等作出了重要貢獻。2007年10月,第一個完整中國人基因組圖譜成功繪製完成。

  大熊貓基因組序列圖譜的繪製是這一系列努力的最新成果,中國科學家的遠期目標是選取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表物種進行基因組測序,為外界描繪一副完整、絢麗的“生命之樹”圖景。

  參與這項研究工作的還有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復旦大學、香港大學等。據悉,與南開大學聯合執行的大熊貓蛋白質組功能與結構的研究計劃也即將啟動。

  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大熊貓僅存約1590只,主要分佈在中國四川省周圍的崇山峻嶺之中,被稱為“活化石”。另外,截至2007年底,中國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239只。

分享到: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