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起義報》6月27日文章:中國在非洲的發展改變了非洲大陸的地緣政治(作者:霍安?卡內拉)
非洲大陸正陷入一場中國浪潮
“一家中國企業將援建巴馬科第三大橋”、“50億美元的中非發展基金成立”、“一家中國企業內部罷工期間有兩人被警方所傷。”非洲各國的報章每天都會出現類似的標題。非洲大陸正陷入一場真正的“黃熱”浪潮,似乎所有的希望和恐懼都來自於這個遙遠的東方國度。2007年中國在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達到45億美元,超過了八國集團所有成員國的總和。雙邊貿易額年增長率在30%-50%之間,2008年幾乎達到800億歐元。兩年來進駐非洲大陸的中國企業數量增長了一倍,達到2000多家。此外,專家指出,這種增長不僅體現在數量上,也有質的飛躍。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銀行投資目標主要集中在能源、基礎設施和原材料項目上,但未來將擴大到農業和商業銀行等其他領域。
中國將成為非洲最大的經濟夥伴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由於歐洲和美國投資大部分回流到來源國,因此中非合作的腳步還會進一步加快。預計中國將很快超越西方國家,成為大部分非洲國家的最大經濟夥伴。
但中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影響不僅限于貿易領域。合作項目、文化交流、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都有所增強。特別是中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政治影響值得關注,它已經在中國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之間製造了緊張形勢。
中國為非提供不同於西方的選擇
只有考慮這種大國之間的競爭,才能真正理解蘇丹、辛巴威和剛果等地的“地方”衝突。分析家戴維?希恩説:“中國為許多非洲國家提供了不同於西方的政治、經濟和安全選擇。”因此,與美國和歐盟動輒對某些國家採取禁運手段的做法不同,中國總是確立一種“軟實力”,中國不排斥任何人,只有承認臺灣獨立的國家例外。
對中國在非的影響仍有不同看法
但中國對非洲的影響有助於這個被遺忘的大陸的發展嗎?分析家們在這一點上持不同看法。非洲問題專家伊拉克西斯?貝洛強調,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近年來非洲7%的年增長率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現在非洲人已經擁有“全新的、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了,包括公路、機場和醫院。而尚比亞經濟學家斯蒂芬?穆亞克瓦則提醒注意來自中國的“無條件優惠貸款的危險性”,認為這會引發新的外債泡沫和更多的腐敗現象。
關鍵是非洲如何利用這種貿易關係
經濟學家大多認為,無論是中國、印度還是巴西,能夠在同西方國家的“不二貿易”之外擁有新的選擇是非洲國家的一大機遇。正如美國資深記者威廉?恩達爾所説,最終這種貿易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要取決於非洲人如何利用這樣的貿易關係。
非洲懂得利用自身的礦産資源來保障其發展嗎?縱觀非洲獨立50年的歷史,答案應該是否定的。但情況也有轉變的可能。應該承認,非洲擁有了歷史上最貴的礦業發展協議,根據協議兩家中國企業承諾在剛果投資66億歐元,以換取該國豐富的銅和鈷礦開採權。中國的投資將不僅限于工業基礎設施,還包括修建公路、學校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