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法蘭克福彙報》6月12日報道,中國的汽車銷售熱潮幾乎勢不可當。在政府各項政策的支援下,5月份轎車銷量同比增長47%。而且還首次出現了顧客必須等待供貨的情況,因為生産商此前沒有預計到這股購買狂潮。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到5月份,轎車供貨缺口已經達到30萬輛。但是顧客主要想購買小型車,這導致生産商的營業額和利潤都在下降。
5月份,中國整個汽車市場銷量同比增長34%,增加到112萬輛。其中轎車銷量為82.9萬輛。中國政府通過降低購置稅、為農村購車者提供補貼或者取消養路費等措施推動市場發展。相應地,今年前5個月中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4%,增加到496萬輛,使中國領先美國的優勢繼續擴大。美國同期汽車銷量為395萬輛,同比下降37%。1月份的時候,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還預測説,今年的銷量將僅增長5%———增幅為10年來最小。
實際情況與預測大相徑庭。不過,銷量增加的主要是廉價的小型車,這樣就稀釋了生産商的利潤。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前4個月,在中國的19家主要汽車生産商的總利潤同比下降28%,營業額同比下降11%。暢銷的主要是小型車———今年前5個月,生産用車輛的銷量同比減少1.6%,減少到130萬輛。“自年初以來,大型車的銷量一直在下滑。中高檔和豪華車的銷量同比也分別減少3.3%和8.8%,”摩根士丹利的市場分析師凱特 朱説。在這個領域,德國的奧迪、戴姆勒和寶馬公司都涉足中國。但是這幾家公司的銷量都大幅增加。其中奧迪上月銷量同比增加28%,從年初算起,則同比增加7%。“我們已經連續3個月創下銷量紀錄,”奧迪(中國)總經理馮德睿高興地説。儘管如此,他對全年的業績持謹慎態度。
羅蘭貝格諮詢公司預計,到2015年,中國轎車銷量幾乎將會翻一番,增加到1580萬輛。該公司專家説,中國私營汽車生産商奇瑞、吉利和比亞迪已經“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進步”。靠給手機生産商製造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公司也在研發電動發動機,它想和歐洲人大做生意,並且現在自己也在生産整車。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説,這三家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4%至6%的本土企業已經擠進了中國市場上前十大轎車生産商之列。
要實現業績增長、打造品牌、尤其是提高革新能力,中國人必須在國外壯大實力。戴姆勒公司的中國夥伴、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公司收購歐寶失敗後,現在又對收購沃爾沃感興趣。競爭對手吉利公司也有意收購福特集團的這家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