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分析稱奧巴馬或借財政懸崖拉開經濟改革大幕

2012年12月04日 13:16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財政懸崖再次成功“綁架”了全球輿論。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中,兩黨候選人都稱這將是一場“美國路線之爭”。目前形勢下,奧巴馬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美國經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必然會以兩件事被世人所記住:其一是毫不猶豫“從直升機上撒錢”的魄力,其任內至今史無前例地推出了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其二是他所發明的“財政懸崖”,他先於所有媒體創造出了這一形象名詞,用來概括美國財政支出在2013年初可能經歷的大滑坡。從今年3月開始,這一新生名詞像病毒一樣迅速傳染,成為全球經濟界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甚至與“歐債危機”等量齊觀。與去年的國債上限問題一樣,熱衷於吵架的國會議員與不接受妥協的奧巴馬繼續將問題拖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再次成功“綁架”了全球輿論。

  “財政懸崖”涉及美國一系列可能在2013年初自動生效的條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布希減稅法到期、“自動減赤條款”生效和中産階級減稅條款失效。如果不對這些條款進行延期,老百姓、企業、國會和政府都沒有好日子過。“財政懸崖”發生將意味著多數中産階級家庭在2013年損失小半個月收入,大概相當於4部iPHONE手機,很顯然這會降低他們購買昂貴本國貨的激情。消費減少將進一步拖累本已有下行趨勢的美國製造業,之前一年就業率下降趨勢很可能逆轉。老百姓和企業的憤怒很快就會投射到代表本地利益的國會議員上,國會支援率會比當前的16%更為難看,更多議員會在下次選舉中走人。最終,奧巴馬第二任期將面臨與四年前幾乎一樣的局面,而這一次,他已經不能把責任推給前任。

  因為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美國政府與國會自4月起就開始討價還價,其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4月至10月,在這一階段雙方都沒有解決問題的誠意,基本上是各説各話、爭強鬥狠。奧巴馬一開始就列出三條紅線,即中産階級不增稅、醫改法案執行不動搖、富裕階層多繳稅不妥協,其中後面兩條與共和黨保守派的意見截然對立,必然無法被共和黨把持的國會眾議院接受。奧巴馬此舉顯然是一種選舉策略,針對“為1%説話”的羅姆尼,擺出一副為美國中産階級不惜一戰的架勢。共和黨同樣不願得罪中産階級選民,因此將重點擺在阻止削減國防預算和抨擊醫改法案之上,要求全民共用減稅成果,促進經濟較快復蘇,給全體美國人畫了一張大餅。

  從10月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開始,該問題進入第二階段。令人驚奇的是,兩位總統候選人和副總統候選人竟然在四次電視辯論中幾乎沒有提及財政懸崖問題。觀察人士認為,兩黨候選人都認為該問題不能成為“加分點”。激烈爭吵背後,兩黨都清楚有一些“不可忽略的真相”最好還是不要説給情緒亢奮、有脫離合眾國傾向的美國民眾聽。例如説美國人口正在加速老齡化、美國財政狀況嚴重不可持續、2012財年美國政府在利息支出和強制性支出上比稅收收入多了2510億美元,這意味著,就算美國把所有的可自由支配支出削減掉,仍會存在2510億美元的資金黑洞。換言之,增加稅收、減少福利和讓依靠政府的企業另尋出路勢在必行。

  於是,在奧巴馬連任後,該問題進入到第三階段。奧巴馬和共和黨都作出了一些妥協,提出更現實的報價。奧巴馬不再堅持按最高稅率對富人增稅,努力從醫療保險和其他福利項目中節省開支,甚至不排除部分修改其“醫改法”。共和黨則改變了在增稅問題上不妥協的強硬態度,提出了“兩步走”的協商大框架,即在年底前確認一些將立即實施的增稅和減支措施,避免政府開支在明年初急劇減少,而在明年中期開始第二輪談判,規劃出長期減赤目標和稅制改革方案。奧巴馬和國會仍然吵得不可開交,但討論的目標卻悄然發生變化,從為維護特定群體的利益轉到變著法子掏走美國民眾口袋裏的錢。根據最可能通過的協議,針對中産階級的減稅將延續,“自動減赤條款”將延後啟動,不少針對低收入家庭的公共衛生和福利項目均將取消,工資稅減免取消,富人增稅水準比奧巴馬要求的略低。該方案對市場影響較溫和,但對美國低收入家庭影響最甚,年收入1萬美元以下家庭的稅負將提高超6成。

  其實,在去年的國債上限危機中,兩黨就使用過類似的伎倆。表面上,兩黨的爭鬥似乎就差動手了,誰都不願意在減少政府開支問題上讓步,但最後依舊通過了嚴苛的“自動減赤條款”,對靠政府吃飯的軍工和社會企業各打五十大板。今年,這樣的戲碼似乎又要上演一回,兩黨依舊會把問題拖到最後一刻,依舊會表現出一百萬個不情願,但稅還是要增,福利還是會減。

  剛剛結束的美國大選中,兩黨候選人都稱這將是一場“美國路線之爭”。現在,奧巴馬成為了勝利者,他必須肩負起讓美國霸權走得更遠的責任,其中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對美國經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美國經濟當前顯露出的種種疲態並非完全歸咎於金融危機,美國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美國就失去了實質上的經濟增長點。對外戰爭、非法移民和老齡化進一步惡化了美國政府的收支狀況,也使海外投資者擔心美元的前途。過時的稅收制度不利於中産階級提高儲蓄率,間接鼓勵跨國公司和富人將資産轉移到海外。對福利社會不切實際的追求則使醫保、社保等相關開支已佔到政府支出的一半以上,且多為“強制性福利”,本質上是在透支美國民眾的未來。如果在美聯儲寬鬆政策退出前,美國政府仍不能針對上述問題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那麼美國經濟的未來將無比黑暗。(李崢 作者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