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産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而美國總統大選也結束不久。兩國領導人將把中美關係帶向何方?中美專家預測,雖然競爭將在中美間多個領域繼續存在,但兩國“掌舵者”將把握大局,順應中美關係“內在推動力”,通過合作尋求更多共同利益。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國關係之一。中美兩國換屆選舉發生在全球經濟疑難未解,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導致中美實力對比及世界格局發生重要變化的大背景下。分析人士相信,不確定性雖然存在,但中美領導人換屆將不會導致兩國彼此間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
“幾乎可以預見,奧巴馬政府在下一任期內對中國的政策不會有大的變動。”清華——布魯金斯研究中心主任王豐説,“美國‘重返亞太’的政策將得到延續和落實,政府也將繼續考慮如何穩定國內經濟增長。”
中共在上周閉幕的十八大上提出“推動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係”,這預示著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在處理中美關係時將繼續奉行這一原則。
輿論認為,奧巴馬的連任縮短了中國領導人對美國新政府的適應期;而出生在新中國成立前後的中共新領導集體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應對國際挑戰的知識儲備,有利於中美之間的合作與中美關係的發展。
中共十八大報告在闡述國與國之間關係時多次使用“共同”一詞:“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共同利益”“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這表明中共將更加注重將中國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蘇長和説,“中國將更加注重與美國的關係,也將更加注重兩國共同利益和共同價值的挖掘。”
習近平在今年2月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時曾就下階段中美關係發展提出“坦誠相待,加強對話溝通;與時俱進,擴大務實合作;相互尊重,增進戰略互信;面向未來,密切人民交往;加強協作,攜手應對挑戰”的建議,得到美方積極回應。習近平在上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
美國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表示,與30年前相比,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大量增加,已經發展到貿易、全球經濟、核不擴散、反恐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
“歷史上,當崛起的大國挑戰已有的主要大國時,衝突就會發生。”著名國際專欄作家內森 加德爾斯説,“但此刻與歷史有所不同之處在於,中美之間已經存在利益上的相互依賴。”
“無論是全球變暖、金融穩定還是保護自由貿易等問題,美國和中國需要對他們的共同利益具有長期戰略眼光。”他説。
王豐認為,中美兩國需要共同維持對雙方有利的國際環境,這樣的共同利益將是中美關係發展中的“一個更大的內在推動力”。
但兩國間的競爭在未來一些年裏也將不可避免,兩國關係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預計中美在貿易投資、智慧財産權、技術創新、貨幣政策等方面的競爭及隨之産生的摩擦將會持續,甚至有可能加劇。”王豐説。
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陳繼東認為,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壓力將越來越大,與美國的競爭也必然會在相關領域表現出來。
“尤其是中國將在崛起中面臨美國的防範和遏制,可以預見,在未來一段時期,雙方的競爭和利益碰撞仍將在所難免。”他説。
不過,兩國專家都認為,中美30年來日益深化的相互依存關係緩和了戰略競爭關係,一定程度上協調了競爭,緩和了衝突。目前,中國是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中美互為對方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而美國是世界第一大進口國。廣泛的共同利益讓中美兩國形成了既競爭又相互依存的大國關係。
加德爾斯認為,因為兩國間業已存在的相互依賴和共同利益,中美領導人將通過合作共同應對許多國際事務。
“中美兩國新一屆領導人應該考慮如何在競爭中尋求更多的‘共同利益’。這顯然不是一場零和遊戲。”蘇長和説。
美國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沈大偉指出,中美之間是競爭與合作同時開展的關係,關鍵就是要在競爭與合作間保持平衡。
“中美兩國領導人面臨的挑戰,就是要管理好競爭,使兩國間的競爭關係不至於變為對手間的對抗性關係,這很重要。”他説。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在《中國2020:一個新型超級大國》一書中説,“中國既沒有條件也沒有願望去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唯一領袖,中國需要同美國合作,從而有效應對在經濟、政治、能源及環境上的全球挑戰”。(記者桂濤 許曉青 海明威 參與采寫記者 周岩 駱珺)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