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瞭望:地震海嘯重創日本 核電安全警醒世界

時間:2011-12-26 13:41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瞭望》:地震海嘯重創日本 核電安全警醒世界

  災難對日本衝擊巨大,給東亞地區、國際社會帶來各方面影響

  觀察背景: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外海發生9.0級特大地震,並引發破壞力超強的海嘯。截至4月27日,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確認造成14517人死亡,11432人失蹤,另外有約13萬人在各避難所避難。受此影響,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觸發人們對核安全的擔憂。日本內閣府6月24日公佈,據估算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建築物、基建設施等損失約16.9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6萬億元),相當於阪神大地震的1.8倍左右。地震也引起日本政壇震蕩,8月30日日本民主黨新代表野田佳彥當選第95任首相,成為日本五年來的第六位首相。

  地震、海嘯、核事故被日本合稱“三重苦”。“三重苦”不僅給日本也給東亞地區、國際社會帶來各方面影響,對日本的影響最大也最廣泛。

  政治上,政府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解決核事故和災區重建上,包括安全地廢棄核反應爐、向受核污染地區的居民賠償、消除災區核污染、清除瓦礫等垃圾、幫助居民重建住宅等一大堆事務。經濟上,受核事故影響,國內各電力公司不得不暫停核電,導致電力供應緊張,企業用電受到限制。很多企業考慮到可能被迫長期節電,紛紛把業務轉移到國外,導致産業“空心化”加劇。另外,政府不得不拿出大筆財政預算投入重建,客觀上減小了對經濟的扶持力度。社會心理方面,一方面,日本民眾對自然災害的破壞力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謀求“安心、安全”生活的願望更強烈,另一方面,核事故使他們産生恐懼心理,要求廢除核電,增加可再生能源。這些都促使他們向政府提出更高要求,並監督政府的相關政策。

  災難給日本外交帶來正反兩方面影響。

  一方面不得不緩解外來壓力。日本因向國際社會通報核事故資訊不充分、不及時而飽受批評,其農産品也因各國擔心受核污染而遭到抵制。日本不得不利用各種外交場合承諾提高核事故處理的透明度,同時請求各國基於科學標準處理日本農産品進口問題。另外,核事故導致日本國內很難新建核電站,為此不得不增加火電,從而導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如《京都議定書》期滿後延長履行期限,日本將承擔比以往更大的負擔。因此,日本拒絕延長《京都議定書》。

  一方面則獲得鞏固日美同盟的絕佳機會。鳩山內閣提出“東亞共同體”、“與美國建立對等關係”等,拉近與東亞各國的關係而疏遠美國,並試圖“違背”自民黨政府與美國達成的協議,把普天間基地遷到沖繩縣外乃至國外。這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和做法引發美國強烈不滿和擔憂,利用各種手段打壓鳩山,迫使其黯然下臺。即便如此,美國仍擔心日本逐漸“脫美”。菅直人上臺後,雖多次強調日美同盟的重要性和對日本的重要意義,但缺乏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對日美同盟的重視。大地震發生後,美國打出“朋友作戰”的旗號,全力幫助日本救災。日本則盡力在行動上與其並肩作戰,並在口頭上不遺餘力地宣傳美國是“患難之中的真朋友”,讓美國感受到日本堅持把美國置於外交核心的心意。

  對國際社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核安全意識的強化上。受日本核事故影響,德國宣佈2022年前關閉國內所有核電站。瑞士宣佈國內所有核電站到達使用年限後,將不再新建或更新核電站。國際原子能機構為總結日本核事故教訓,今年6月專門召開成員國部長級核安全大會,各國在加強國際合作、強化核電設施安全標準的迫切性上達成了共識。

  大地震等“三重苦”給日本乃至地區及國際社會帶來的影響既大又深遠,希望日本的“禍”能化為本國和他國的“福”。(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所副研究員 孫建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