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做出任內最嚴厲表態 奧巴馬準備與華爾街“決鬥”

時間:2010-01-25 13:12   來源:環球時報

 

 

1月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首都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新華社/路透

  美國總統奧巴馬22日做出了迄今對華爾街銀行家最嚴厲的姿態:“如果這些傢夥要決鬥,我已經準備好了。”奧巴馬當天建議,進一步壓縮金融機構的風險資産規模,並禁止商業銀行用客戶存款進行自營證券交易。華爾街聞言炸開了鍋,股市大幅下跌,媒體議論紛紛。《時代》週刊説,不管建議能否執行,都標誌著奧巴馬政府的金融監管政策出現了不同尋常的轉折。奧巴馬決心依靠公眾的力量,向華爾街和政治對手出擊。

  避免納稅人成為銀行的人質

  除了限制所謂的“自營交易”,奧巴馬還特別提出,要收緊銀行存款市場份額上限。自1994年以來,美國規定單一一家銀行不得擁有10%以上的美國被保險存款。奧巴馬想讓這一上限規定也適用於非保險存款和其他資産。目前美國雖有超過8000家銀行,但官方數據顯示,去年全美逾35%的存款集中在前四大銀行手中,1998年這一數字僅為5%。交易和投資銀行市場的集中度更明顯,幾乎都掌握在華爾街一小撮交易商手裏。奧巴馬説,他希望以此確保一個金融機構的失敗不會威脅整體經濟健康,“美國納稅人再也不能被那些因規模太大而不能破産的銀行挾持為人質了。”

  美聯社指出,奧巴馬的建議可能只會影響少數著名銀行,如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等,它們既有儲蓄又有投行業務。而高盛集團和摩根斯坦利不吸收存款,可能將逃過一劫。儘管如此,在奧巴馬發表講話後,華爾街銀行股盡遭拋售。目前,華爾街銀行巨頭大多對此保持沉默。

  美國企業界“唇亡齒寒”

  美國民眾對奧巴馬的提議大多表示歡迎,稱“這種做法非常正確”,“這是從經濟危機中吸取的最理性的教訓”。但專家對此毀譽參半。《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茲維格説,建議一方面可以説太幼稚,另一方面又有其合理性,因為納稅人的資金不能濫用。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的建議實行起來難度很大,因為很難將銀行自營交易和其他投行活動分開。估計銀行的投行業務銷售額會有5%受到影響。歐洲是不是會複製美國做法,也會帶來複雜後果。

  美國企業界也有唇亡齒寒之感,擔心這些措施會導致銀行緊縮放款,讓他們籌資困難,進而拖累就業市場和整體經濟的復蘇。美國發動機製造商百力通公司首席執行官特斯克説,“我聽説銀行成本可能因此提高,這些成本勢必會轉嫁到客戶身上,這就是問題。”俄亥俄州製造商Seaman公司首席執行官席曼則説,他同意銀行體系需要改革,但企業界的疑慮是,華盛頓對市場經濟要“事必躬親”到什麼程度?美國投資諮詢公司麥斯洛夫金融公司的斯旺克則批評説,“將銀行作為替罪羊輕而易舉,因為許多民眾都對銀行心存不滿,但這種做法毫無意義,因為人們的生活離不開銀行。”

  同銀行決鬥提高奧巴馬人氣

  英國媒體對奧巴馬的提議冷眼旁觀。《泰晤士報》説,奧巴馬對銀行業的控訴確實有理有據,但其提議卻毫無章法。銀行業因為無知而製造了危機,並非是因為規模龐大,所以最好的辦法是限制銀行業的借貸,而非他們的經營活動。路透社則認為,銀行業不太可能公開反對奧巴馬,但背後肯定會極力遊説,以減弱新規推行力度。即便奧巴馬成功推行,銀行仍可能找到免於監管的漏洞。奧巴馬對此也有防範,他在介紹其新方案時抱怨説,“過去數周,我們看到了一支説客大軍,他們被從華爾街派往華盛頓,試圖阻止明智規定的出臺,這些理性規則旨在保護美國經濟和人民。”

  也有媒體分析,奧巴馬選擇這個時候提議這樣的措施很顯然有政治目的。《時代》週刊説,以往奧巴馬放手讓國會討論改革方案,結果效果不佳,現在他要親自上陣,借助公眾壓力強力推行改革。或許他的意圖就是向美國民眾表明,“他在為民眾戰鬥,而那些人在和他作對”。報道説,同銀行公開決鬥或許能幫奧巴馬提高人氣,但美國財長蓋特納將付出政治代價。蓋特納當年在銀行家的幫助下才當上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在金融危機中和華爾街的關係也很密切,奧巴馬政府近來開始質疑他是否站在白宮一邊。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奧巴馬躍躍欲試,他也未必能成功。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艾倫?梅爾澤表示,國會不太可能會通過這項決定,即使通過,也必定是經過了多次修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