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3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0日報道,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在發生馬京達瑙省大屠殺事件後,就即刻與涉案的安帕圖恩家族劃清界限,但專家説,菲律賓政壇其實普遍存在著這類結盟現象,中央政府為了爭取選票和控制邊遠地區,而不得不與流氓政客結盟。
阿羅約與安帕圖恩家族的結盟,就是最佳例子。
該家族有至少9個人因涉及本月23日的屠殺事件而受到調查,他們包括該家族長老,也就是馬京達瑙省原省長老安帕圖恩;他是阿羅約的盟友。老安帕圖恩的兒子小安帕圖恩已因屠殺事件而被控以謀殺罪名。
儘管阿羅約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屠殺事件後,開除了安帕圖恩家族成員的黨籍,但菲律賓人權專員德利馬指出,安帕圖恩家族早已是眾人皆知的“軍閥”。
德利馬在聲明中指出:“(該家族)不是一夜之間就儲存了大量軍火和成立大規模的私人軍隊。”
“他們只能夠在中央當局暗中縱容邊遠地區的政治人物擁有軍火,才可以做到。”
菲律賓大學政治係教授馬尼奧説,當局多年來一直容忍安帕圖恩家族的民兵,是因為它協助阻止伊斯蘭教分離主義分子來犯,否則菲南可能發生叛亂。
馬尼奧説:“軍閥偶爾濫用權力只是當局所需付出的小代價,因為他們扮演著馬京達瑙省和南部地區免於發生叛亂的策略性角色。”
根據軍方數據,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伊斯蘭教徒叛亂已在當地奪走超過15萬條人命,因此在南部地區與能夠降低該威脅的人結盟,是至關重要的。
內政部長普諾也承認,阿羅約在解除安帕圖恩民兵的武裝時,得小心求取平衡。
部族首長協助阿羅約度過兩次彈劾兩次政變
普諾以摩洛伊斯蘭教解放陣線為例子説:“在針對該罪案嚴格執法時,我們也要確保不能失去對該地區及其武裝分子的控制。”
不過,部族首長並不是只在南部稱霸,而是在整個菲律賓都擁有龐大勢力。許多還協助阿羅約自2001年以來,安然度過兩次彈劾和兩次政變。
其中一人就是現任副國家安全顧問辛松。他在地方競爭者、他的叔伯克裏索洛戈于1970年,在教堂被不明槍手暗殺後,就成為北部南伊羅戈省的當然領袖。
辛松原本是阿羅約的前任埃斯特拉達的親密盟友,但他過後轉變效忠對象。
當辛松在法庭上承認,自己從非法賭博業者那裏,收受了270萬美元的煙草銷售稅,以及近600萬美元的回扣,並把這些錢交給當時的總統埃斯特拉達之後,阿羅約就把辛松收為己用,並給予他刑事豁免權。
埃斯特拉達在面對貪污指控期間,于2001年遭到軍人發動的不流血政變給推翻,這讓當時的副總統阿羅約接任總統職位。
阿羅約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贏得六年任期,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在安帕圖恩家族的主導下,讓她贏得馬京達瑙省的大量選票。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危機國家研究中心的拉臘説,弱勢中央政府是通過“與精英討價還價”來治理邊遠地區,也就是任憑地方領袖胡作非為,以換取他們協助對付國家的敵人。
拉臘在菲律賓GMA廣播網路的網站上所刊載的一篇論文中寫道,地方政客得以控制的,不只是讓他們獲利良多的主流經濟。
他説:“更大的獎品是壟斷和敲詐的權力,如向賺大錢的毒品、賭博、綁架以換取贖金、走私軍火等非法活動業者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