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視為最公平的競爭。這不僅是因為它制定了嚴格的規則,而且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這種平等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保證命題的公正性。高考試題應該讓不同地區、使用不同教材的考生都能正常發揮水準;而不能對部分考生有利,對另一部分考生不利。就拿作文命題來説,必須讓所有考生都有話可寫,命題者所提供的材料和提出的要求不應該有偏向性(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但看了今年高考全國課標Ⅰ卷的作文題,筆者不能不為廣大的農村考生鳴不平。
這道“任務驅動型”作文題列出了12個關鍵詞: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用單車、京劇、空氣污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命題者要求考生“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這12個關鍵詞雖然涉及眾多的事物,但對於農村考生來説,卻大多缺乏親身體驗。如有些地方根本不見廣場(在偏遠山區只有羊腸小道),何談廣場舞?再説,農村大媽也沒有這種愛好。許多農村孩子都未進過大餐廳,何曾了解中華美食?在他們看來,可口的家常菜就算美食(這顯然不符合命題者對“中華美食”的定義)。他們家在農村,很少有人使用或不會使用移動支付,尤其是貧困地區的孩子甚至不知其為何物。他們很少出遠門,有的連普通快車都未坐過,遑論高鐵?而共用單車只是出現在大城市和部分中等城市,農村孩子也無法“共用”。他們大都未曾親眼見過大熊貓和長城,對於京劇也知之甚少。
可以説,許多農村考生對上述事物都缺乏真正的了解,即便在報紙和其他媒體上見過與之相關的報道,但怎能和有親身體驗的城市考生相比?雖然以這些關鍵詞“來呈現”並不一定要寫得那麼具體,但寫文章必須以自我感受和體驗為基礎,談論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焉能發自內心?他們只能在“任務”的“驅動”下,不懂裝懂地去“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這怎能寫出好文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