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受訪者表示景區宰客現象會直接影響出行選擇
76.8%受訪者直言景區內商品標價虛高問題普遍
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剛過去的端午假日期間,全國共計接待遊客826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37億元。旅遊業的發展為大家享受生活提供了很好的途徑,但旅遊市場也存在一些不規範現象,如景區宰客現象曾被頻繁曝出。如今此類現象有所好轉嗎?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2名今年“五一”假期和端午節假期出遊的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3.8%的受訪者認為景區宰客現象和以前一樣,32.5%的受訪者認為有所好轉,76.8%的受訪者表示景區內商品標價虛高問題仍普遍,74.1%的受訪者表示景區宰客現象會直接影響下次的出行選擇。
76.8%受訪者直言景區內商品標價虛高問題常見
今年55歲的中石油員工胡玉海去過四川九寨溝、峨眉山、樂山等地旅遊,“雖然我儘量選擇正規的旅行社,可最終都是被轉給了當地其他旅行社,途中還要去購物點購物。我覺得不管買不買都佔用了遊玩的時間,無形中‘被宰’了。而且景區中的物價,包括住宿、餐飲、購物、打車等,消費都遠高於景區之外,看似可以自由選擇,其實遊客只能高價購買”。
南京某高校碩士研究生李旸(化名),有一次在景區內購買了號稱“打五折”的紀念品,出了景區才發現,外邊的原價比裏面五折的還便宜一半。
調查中,53.8%的受訪者認為景區宰客現象還和以前一樣,32.5%的受訪者認為有所好轉,8.7%的受訪者表示比以前還嚴重了。在景區常見問題中,景區內商品標價明顯虛高(76.8%)排在第一位。其他問題還有:遊客破壞公物等不文明行為多發(52.5%),景區一些商販“天價”宰客(49.0%)和景區衛生堪憂(35.8%)等。
“現在很多人選擇結伴自駕的出遊方式,這樣就可以避免‘被’購物。”胡玉海介紹,現在各地都有了一些自駕遊俱樂部和戶外遊俱樂部,但存在人身、財産等安全問題,“有的俱樂部因組織能力有限,還是把遊客轉給了當地旅行社”。
李旸説,若自己在景區遇到過宰客現象,就不會推薦友人去,“出門旅遊一方面是欣賞自然風光或人文景觀,一方面也要享受景區服務”。
調查顯示,74.1%的受訪者表示景區宰客現象會直接影響下次的出行選擇;19.7%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受影響。
蘭州大學社會學與人口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陳文江認為,“景區宰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一些缺乏資質或自身管理存在嚴重漏洞的旅遊服務公司涌進旅遊市場,這些公司打著“服務”的旗幟,抱著“效益最大化”的邏輯,行著宰客的事實;二是旅遊景點往往是政府主導開發和管理,政府在票價制定等方面起著決定性作用;三是配套的景區服務行業,如餐飲、娛樂等,由於景區的封閉性特點,這些行業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壟斷”。
66.3%受訪者認為一些景區相關政策、管理落實不到位
李旸認為,景區內商品價格略高是正常的,但不該由商家隨意提高,甚至出現“天價”,“主要是景區管理部門工作不到位。一方面,對景區內的商家審核監督不夠。另一方面,遊客投訴後景區管理部門並沒有積極地去解決相關問題”。
北京某事業單位職員何山(化名)認為,遊客旅遊大都是“一次性”,而投訴、維權成本較高,也浪費時間、影響行程,所以多傾向於忍一忍,“這給了一些‘宰客’的商販可乘之機”。
河北省海外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王亮(化名)表示,目前國內景區門票偏高,一個大景區內往往還要交小景區門票、景區內交通費等,通常一個4A級景區,門票都在100元以上。而被大家普遍詬病的景區內商品價格高,主要原因不外乎商品經營者需要繳納一定的進門費或攤位費,導致經營成本高,同時認為遊客的錢容易賺,追求較高利潤。
陳文江認為,這涉及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發展理念問題。“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必然會更加追求旅遊景區的經濟效益,這在中西部地區尤為明顯,這些地區工業化水準較低,但存在著豐富且優質的旅遊資源,如何做大這塊‘蛋糕’就成為地方政府的一個工作重點”。
在景區治理相關政策相繼出臺和媒體的頻頻曝光下,為何景區宰客現象仍存在?66.3%的受訪者直言相關政策、管理落實不到位,54.4%的受訪者認為有關部門監管、懲處力度小,52.8%的受訪者歸因于遊客自身維權意識不高,51.5%的受訪者指出是景區運作中重商業輕服務導致,23.6%的受訪者認為旅遊團與遊客簽訂的合同不規範。
67.3%受訪者希望規範旅遊業市場,提供高品質服務
“目前,國內很多5A級景區在管理方面都有很好的經驗。”王亮表示,加強商戶的規範經營和有序競爭,明碼標價,就能保證商戶和遊客的合法權益。對一些惡意宰客或強買強賣的商戶,當地政府或景區也要加大處罰力度,“只有嚴格管理,才能使遊客對景區內的消費有信心、有慾望。真正做到景區、商戶、遊客各得其所,景區商品經營健康發展”。
何山認為應該鼓勵遊客投訴,但凡哪位遊客真較勁了,對“宰客”商家還是會起到威懾作用的。
陳文江認為,關鍵在於政府能否調整以往的發展思路,不再一味追求旅遊景區經濟效益,加強自身對旅遊市場的監管和服務職能的轉變,“現代旅遊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準之後的必然産物,這意味著旅遊業的社會功能遠遠大於其經濟功能,而我們現在恰恰是退而求其次,將旅遊業的社會功能拋之腦後。另外,‘景區宰客’現象的大量曝光必然給景區所在地帶來‘污名化’的後果,反過來又影響到地方經濟建設。因此,根本還在於調整發展思路,將旅遊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張‘名片’,而不是工具和路徑”。
針對景區宰客現象,67.3%的受訪者希望規範旅遊業市場,提供高品質服務,54.1%的受訪者希望政府加大執法力度,有錯必究,53.9%的受訪者建議景區設立遊客投訴點。其他建議還有:旅遊景點合理開發,避免過度商業化(51.1%),規範旅行社運作,提高旅遊服務品質(37.4%),以及景區加大公共服務供給,緩解遊客壓力(27.3%)。
受訪者中,00後佔1.0%,90後佔20.19%,80後佔52.4%,70後佔21.0%,60後佔4.5%,50後佔0.8%。
中國青年報 中青線上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高辰辰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