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5日,袁某私自使用無人機在杭州蕭山機場附近航拍,嚴重影響機場飛行安全;
2月3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3個航班機組報告在起降過程中發現不明升空物,多個航班受影響産生延誤;
2月2日至5日,昆明長水機場連續發生多起無人機闖入機場凈空保護區事件,最嚴重的一起無人機事件中,無人機距離空中客機僅50米~70米。
……
近段時間,關於無人機影響民航飛行安全的新聞頻繁躍入公眾眼簾。作為新興的科技産品,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輕小型無人機進入百姓生活。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無人機數量超過120萬架。然而,多數卻處於“黑飛”狀態。專家表示,加強對無人機的監管,既需要法律和政策跟進,也需要技術創新護航。
要麼不飛,要麼只能“黑飛”
2015年,在北京工作的孫曉宇購置了自己的第一架無人機——大疆Phantom 2 Vision+。
裝上螺旋槳、校對好指南針……孫曉宇跑到樓下操場準備試飛。在一大群人的注視下,10分鐘過去了,飛機卻沒有任何動靜。
“檢查儀器時,發現有一條系統提示,説是無人機在禁飛區無法起飛。” 孫曉宇説。
依照相關法律法規,民用機場凈空保護區域為每條跑道兩端20公里、兩側10公里範圍。像首都機場就有3條跑道,凈空保護區覆蓋面積約1057.6平方千米。
“現在,主流的無人機産品在機場區域都設置了禁飛區,系統通過GPS定位判斷用戶的位置。如果在禁飛區內,産品會被強制停用。”深圳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王帆介紹道。
經過多方打聽,孫曉宇得知較早版本的無人機産品不受現行禁飛區規則限制。於是,他買了一架可以在北京二環外自由飛行的無人機。
據孫曉宇介紹,為了實現自由飛行,在無人機愛好者裏,像他這樣的不在少數。甚至有一些人花費上千元購買破解軟體,以達到不受限制的目的。
其實,孫曉宇也想過合法飛行,但因為申請條件苛刻而作罷。“理論上,沒有向空管委申請飛行空域和飛行計劃的都算‘黑飛’。限於人力,現在空管委暫不接受個人飛行申請,個人無人機用戶大多處於‘黑飛’狀態,不受監管。”北京市模型運動協會主任劉暢説。
那麼,無人機飛行證書有用嗎?孫曉宇專門去考證過,這些只能作為飛行等級的評定標準,並不是政府部門頒發的,“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還有待確定,而且考證比較麻煩,需要封閉培訓,我還有工作,騰不出那麼多時間,就沒去考了。”
航拍愛好者蔡逸飛雖然持有某機構頒發的飛行證,但是他基本上沒有用過。“持證與否,能享受到的權利都是一樣的,你受到的阻礙也是一樣。”
“在這種情況下,要麼不飛,要麼只能‘黑飛’。”孫曉宇頗為無奈。
監管漏洞導致“黑飛”難問責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數無人機,都可以通過手機APP進行操作,不少商家把簡易的操作體驗作為産品的賣點進行宣傳。
然而,做一名合格的飛手並沒那麼簡單。“飛行之前,要勘探周圍地理環境,看下信號強弱、周圍是否有遮擋物,從而判斷飛行高度;儘量在人少空曠的地方飛行,飛行時要保持全神貫注,新手儘量要在視距能及的範圍飛行,不要完全依靠智慧設備;要有敬畏之心,主動規避一些禁飛的區域……”作為一個老牌飛手,孫曉宇熟練地説著操作注意事項。
但這些並不是每一位飛手都能嚴格遵守。而由於外在監管的不到位,因為操作不當導致的無人機事故,近年來屢見不鮮。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3年時間裏,僅京津冀地區就發生110起不明空情,違規飛行呈逐年上升趨勢。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黑飛”仍然是一種難發現、難阻止、難問責的行為。無人機往往尺寸較小,其中不少由塑膠、玻璃纖維等非金屬材料製造,因而對其探測和預警的難度較大,一旦發現,又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查證。此外,我國尚未建立無人機實名登記制度,不管無人機有沒有提出飛行申請,因為缺少登記,都難以對機主追查問責。
而無人機如果與飛機撞擊或吸入發動機,其能量不亞於一顆小口徑炮彈,甚至會直接洞穿機體,産生機毀人亡的後果。因此,在航道附近發現無人機後,為保障飛行安全,航班只能繞飛避讓或者備降,直至跑道關閉。這樣就會造成大面積航班延誤,嚴重干擾機場的正常運作。
讓無人機“飛行”在法治軌道上
民航相關人士表示,雖然我國有《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關於民用無人機管理有關問題的暫行規定》等多部法規,解決了無人機分類管理、空域管理、適航管理、駕駛員資質管理等問題。但由於法規條文原則性指導多,在適航認證、可用空域、空管規則、責任和監管主體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專業人士建議,我國應設立專門的無人機監管機構,建立統一的數據庫對無人機銷售進行登記,實行身份識別,建立追查制度,確保無人機的研製、生産、銷售、使用和監管完全運作在法治軌道上。
新華網無人機頻道主編劉君則告訴記者,不應對無人機管理搞“一刀切”。“該禁的要嚴禁、該放權的也不能含糊。尤其是民航航線、機場和軍事要地,要通過商家定位,徹底鎖死無人機,並對肆意飛行者,施以重典。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管理過當,傷害到中國的無人機産業”。
王帆則呼籲,為無人機飛行管理立法。“我國小型航空器的法規基本上來自民航總局出臺的諮詢通告,沒有強制約束力。希望未來能有一部無人機管理的正式法規,明確無人機飛行的界限和責任”。
此外,王帆還認為,技術問題也要依靠技術創新解決。無人機應全面使用載人飛機預警系統,收到的民航飛機資訊在進行數據保護處理後提示用戶,警示用戶載人飛機的存在。另外,要把無人機飛行資訊實時接入管理系統,監管部門可對誤闖入相應區域的無人機進行查詢、記錄、驅逐等。記者 趙航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