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味的校園貸
中安線上訊 據安徽商報報道 涉足“裸條貸”後,合肥、宿州兩名大學女生隱私照片被網上曝光,巢湖大二男生借校園高利貸,借款2000元兩個月滾成19萬元。近期,安徽商報對變種“校園貸”、“裸條貸”等貸款陷阱進行了報道。這些民間借貸背後,暗藏著一條很多人並不知道的催債鏈。全國各地都有大量“催客”存在,他們潛伏在一個個催債群裏,靠接單賺錢,一般能拿到催繳欠款的25%做提成。記者“潛伏”全國各地多個催債群多日,發現他們用同樣的催債攻略,有統一的話術,每次催債前都要“帶齊東西”,有文身、戴金項鍊最好。記者假扮催客給債務人打電話,對方接到電話嚇得不輕。律師稱,讓催客催債引發的法律責任,僱主也應連帶承擔。
追債群也能發展下線下線討到錢“孝敬”上線
記者通過QQ搜索關鍵詞“債”,冒出全國各地數百個各種形式的追債群,其中很多追債群,都由一款民間借貸P2P軟體的人員創立,在全國各地成立“分舵”,頗有江湖氣息。該P2P軟體還有催債人的專用註冊入口,行業內將催債人稱為催客。
記者註冊了這款軟體的催客,就像優步、滴滴打車一樣,註冊成功之後可以就近搜單,接到單子後可以拿到所繳欠款的25%~30%作為提成。值得一提的是,催客還有“老帶新”套餐,一個催客發展下線後,半年內其下線成功催繳了欠款,催收回來欠款的5‰,要作為“敬師茶”孝敬給上線。
記者加入全國各地十多個催債群,每天,這些群裏都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催客交流經驗。記者注意到,很多QQ昵稱就是“ 催債公司”,活躍在多個群內,廣發廣告帖求單。每天,這些催債群裏都有大量新人加入,大多是“兼職”。如一位老資格催客所言,職業催客佔比很少,必須是沒成家或者離異者才能幹,而且要“見過世面”“不怯場”。很多新人加群後,會發些諸如“我在黃山屯溪,可有附近催債的?”一般都會有放貸人接話給其下單,雙方商討提成比例。 觀察多日,記者注意到一個規律:很多分屬不同地域的催債從業者,彼此之間互動非常頻繁,形成了相對穩固的一群利益集體。更令人瞠目的是,這些催債組織的負責人還會定期在一個城市召開研討會,並將研討會的照片、資料等內容,分發到全國各地的催債群。
到府催債“東西要帶齊”有文身和金項鍊更好
在很多催債群的群文件裏,都共用有“催債流程”“催債流程及異議處理攻略”等文件,仔細閱讀發現,幾乎所有的催債組織都共用同一本催債攻略。其中“催債流程”寫了前三步,分別是電話催債、第一次到府、第二次到府。
電話催債設計了統一的話術,語氣相對和緩,“你好! 先生/女士對嗎,我們是 市 債催人員,給你來電,是因為你這邊有一筆 元的欠款一直未還,這筆資金你什麼時候能歸還呢?”如果電話關機或者溝通無效,催債人就要第一次到府。
按照攻略,催債人要在債務人家附近的關鍵岔路口、家的正門、單元門、附近標誌性建築處各拍一張照。此時的語氣已經改為軟硬兼施,帶有威脅性詞語了。
第二次到府時,如果還沒有催到錢,就要拿著催債的告示,在債務人家門口到處張貼,“讓醜事人盡皆知”。
攻略裏原文寫道:“我相信各位看了那麼多小視頻應該知道怎麼處理了,東西要帶齊。”
在一個催債群裏,記者假裝新手,詢問“東西”指的是什麼,有催客答覆:“每次到府都要帶喇叭,有文身、戴金項鍊最好。至於‘東西’,你打架赤手空拳上啊?”
“下胳膊卸腿”要價不一催客兇狠僱主比較謹慎
不過,記者在上述催債群裏“潛伏”多日,還沒有發現催債人真正對債務人下手。很多催債群裏,一些“狠角色”接單時都會問:“要不要見點血?”還有放貸人在群裏下單,稱誰誰誰想賴賬,尋找附近催債人到府教訓一下。這時,總有些“狠角色”冒出來,問價格怎麼算,“下條胳膊、卸條腿、斷幾根肋骨,收費都不一樣。”
不過,這些狠話並沒有市場,下單的放貸人總是告誡他們注意後果,“你為了那幾千元回扣,把自己扔進局子划不來,我也要跟著吃牢飯。”
在很多催債群裏,群主都會提醒一些新進群的催債人,平時多看看法律方面的書。不過,不是盼著他們學好,遵紀守法,而是讓他們做事掌握火候,“打成啥樣要判刑,打成啥樣治安拘留,這些都要知道。” 在所有催債群裏,都活躍著一幫專營“呼死你軟體”“警棍甩棍”“監聽偷拍攝像頭”“變聲改號電話”等設備的人,聲稱可以輔助催債。
暗訪記者扮催客要債欠債男子嚇得連連哀求
暗訪中,記者注意到,有很多合肥及周邊地區的催債組織。
11月20日,在合肥本地的一個催債群裏,記者嘗試接了一個單子,放貸人將男子吳東(化名)在其處抵押的照片、視頻資料發給記者,讓記者按照催債攻略裏的話術,先給吳東打電話催債。吳東欠該放貸人15600元,對方許諾如果成功催回這筆錢,記者拿3000元回扣,並告訴記者“跟他講話不用客氣”。
記者撥打了吳東的電話,前三次都沒接通。第四次終於接通了,記者按照催債攻略上的話術説:“吳東是吧?”對方謹慎地問記者是幹什麼的,記者隨即將準備好的話術演練了一遍。吳東唯唯諾諾,表示不是不想還,是一時真沒錢,再容他緩一個月。到最後,吳東苦苦哀求記者不要去找他,“怕讓身邊的人知道”,話裏話外嚇得不輕。
記者隨即向他亮明身份,告誡其該還的錢早日還上為好,並提醒他以後合理消費,離這種網路借貸越遠越好。
這次電話催債“失敗”後,記者向下單的男子“彙報”,對方要求記者到府催,記者表示自己膽量小,怕生衝突,拒絕了這個單子,並退出該催債群。
〔律師説法〕暴力催債萬一齣事僱主也要承擔責任
這種雇傭他人幫自己催貸的方式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安徽中天恒律師事務所律師朱政表示,找他人幫自己催債,如果雙方間有委託關係,本身不算違法。但在現實中,很多催債人在催債行為中有越法之舉,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僱主也要承擔法律責任。
朱政也注意到網上不少民間借貸平臺發展大量兼職催客的現象。他説,極端的催收方式,侵犯了債務人的隱私權,對債務人的人身、財産造成傷害,構成違法,那些委託他們去催債的平臺方或僱主都要承擔連帶責任。“網際網路環境下的眾包催債、委託催債,的確是很多平臺和借貸人消除壞賬、處置不良債權的一種手段,但這種催債行為是平臺、債權人很難監管到的。”朱政説,這種借貸方式在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引起的弊端和法律風險亦不容忽視。 朱政提醒,市民應謹慎接觸網路借貸,避免掉入種種民間借貸的陷阱。債權人追債也應選擇向法院起訴,申請強制執行等司法手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