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艷 實習生 王傳瑞 韓丹
52歲的張先生在西安電錶廠做庫管工作,一幹就是20多年。面對議論紛紛的延遲退休,他表示,只要國家有需要,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還是願意繼續幹下去;而43歲的鐵路工人曾師傅則表示,平時工作強度太大、太累,儘管離退休還有十幾年,但害怕到時候身體吃不消。
今年,延遲退休被提及的頻率越來越高,實施細節也越來越明晰。
7月13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按照工作計劃,今年將會拿出延遲退休方案,然後適時向社會公佈。
是按時退休,含飴弄孫,加入舞劍、打拳和廣場舞大媽的行列,還是繼續跟上時代列車,忙碌而充實地多做幾年上班族?
近日,記者走近我省一些企事業單位職工及部分專家學者,了解他們對於延遲退休的看法。
1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舉措
西安交大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社會保障係的溫海紅副教授表示,延遲退休政策符合我國目前國情,是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然舉措。她表示,因為我國人口呈現老齡化、高齡化和空巢化的特點,同時出現家庭少子化和丁克家庭增加的變化,人口紅利已結束,勞動力供給出現缺口,這些現實問題的存在需要修改現行退休政策。
從我省來看,陜西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因受經濟發展水準、財力不足的限制,企業退休職工人數的增加,養老保險的支出每年存在一定的缺口,由中央財政予以轉移支付,以確保養老保險制度的正常運作。
據省統計局發佈的2015年人口發展報告顯示,2015年陜西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突破10%,達到10.11%,較2014年提高了0.14個百分點,總量由2010年的318.4萬人,增加到2015年的383.4萬人,五年凈增65萬人。從老年人口結構看,全省60歲以上人口中,65歲以上人口占六成多,為63.79%;65歲以上老年人口中,70歲以上人口又佔六成以上,約62.25%,特別是8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由“十二五”初的13.22%上升到16.05%。陜西省老齡化進程比全國提前10年,面對老年人口規模的增加,養老金的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因此,延長退休政策是緩解老齡化和解決勞動力供需平衡的有效措施。
有人認為延遲退休對於青年就業會産生影響,對此,溫海紅表示,根據《陜西省2015年全國百分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同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我省15-64歲人口比重下降0.9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我省的勞動力供給呈下降態勢,因此,延遲退休對就業的影響有限。
2 小步慢走區別對待
“想退還是不想退?”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今年55歲的王舒英曾是中國農業銀行陜西分行營業部的一名工作人員。説起延遲退休,她表示,儘管已經退休了,但是,她內心還是想繼續幹。由於王大姐的兒子還沒有結婚,自家沒什麼事情,加上工作輕鬆,待遇還不錯,她和大多數員工一樣,都願意多幹幾年。
王黛是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的一名職工,34歲的她和王大姐看法正好相反。她告訴記者,由於公司大部分人工作的特殊性,生産崗位90%以上的員工需要倒班,工作強度較大,不説延遲退休,身體條件甚至不允許他們工作到正常退休的年紀,其中一大部分人需要申請提前退休。
在越老越吃香的醫生行業,30齣頭的田超告訴記者,他是西安市高陵區醫院的一名臨床醫生。對於即將出臺的延遲退休政策,他表示,醫生屬於專業領域行業,到了60歲,臨床經驗更豐富了。因此,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願意繼續留下來。而且目前,因人手不夠,他們醫院不少主任、副主任醫師都是返聘回來的。
面對不同人群的建議和呼聲,國家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談到延遲退休政策時表示,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比如五年以後,這個政策施行以後,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誰先開始延退?人社部發言人李忠指出,會選擇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從這部分群體開始逐步實施。
3 政策要更細更有針對性
對於延遲退休,陜西省社科院副研究員楊紅娟認為:“延退是必然趨勢,但政策的實行要更加審慎。如果從純粹理性的角度來看,延退對解決許多社會問題例如養老金缺口、勞動力缺乏等有積極的影響,但延退政策所帶來的不只是簡單的經濟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很複雜。”
楊紅娟説,從工作年齡來看,目前我國的平均年齡增長了,但老年人是否仍能健康地勝任工作仍有待商榷,因為,再健康的70歲也不會等同於60歲。同時,面對西方國家退休年齡普遍高於中國的事實,楊紅娟表示,首先,經濟模型不同,西方是‘橄欖形’的經濟模型,白領階層多,他們大多是腦力工作,因此退休晚對他們影響不大。而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大量的工人工作環境艱苦,延期退休會給他們的健康帶來困擾。其次,目前我國主要由家庭而非社會負擔養老與養幼的職能,許多退休人員在家帶孫子也是強化其家庭功能的體現。現在放開二孩了,如果老人延遲退休,沒辦法幫助子女照看娃娃,也會造成子女想生育二胎時的力不從心。
立足國情,針對現實,楊紅娟提出了以下建議:“從社會意識上,我們要引導大家向聯合國提倡的‘積極老齡化’方向發展;對於政府,在延退政策的制定上,要更加審慎,頂層設計要精細,努力弱化矛盾,平衡各方利益。目前,社會需要的是通盤統籌與更具包容性的政策。”
此外,楊紅娟還表示,“十三五”期間,針對我省重點發展的産業,省上應結合延退政策,迅速制定細化和分類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引導和使用上拿出新辦法,為重點産業、行業的發展集聚更多的人才。
4 新政面前需調整好心態
今年63歲的郜隨印雖然已過了退休年齡,但每天早上6點多,他就到單位——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因為心態積極,生活規律而充實,相比于同齡人,郜隨印顯得年輕而精力充沛。作為陜西高級人才事務所有限公司所長,郜隨印認為,延遲退休符合中國國情並且是大勢所趨。他覺得,在需要更多腦力勞動的崗位上,許多已到退休年齡的職工其實是國家和企業的財富。他認為,老人與新人相比,有經驗、知識、資源、精力四方面的優勢。也正因為此,目前在我省許多崗位上,返聘人才都在發揮自己的餘熱。
郜隨印説,超過60歲的人不能被看做社會的負擔,在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延退政策為他們營造了釋放才能的新空間。將來新政實施後,從延退人員自身方面,要擁有健康心態,樹立社會責任感與公共意識,要為年輕人提供正能量、好榜樣;從社會方面,應該給延退人員更多的尊重。郜隨印表示:“職業有時間距離,但生命的意義沒有時間距離。目前,許多國家的職工並沒有退休意識,他們認為退休只是工作的轉變。據一份2015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德國老人退休後有14%的人仍工作發揮餘熱。許多日本老人也選擇在退休後重返崗位。”
對於即將面臨延退的職工和可能因延退帶來的心理問題,陜西陽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長胡寶華提出了6點建議:“1、生活中學會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例如運動、唱歌、看書等;2、鬱悶時轉移注意力,做做自己喜歡的事;3、培養寬闊的胸懷,有一個好的心態對待挫折;4、提升自己的能力;5、有一個好的生活規律和飲食習慣;6、培養起碼的一種愛好。”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