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高考部分優秀作文公佈 高分“巴掌與吻”原來長這樣

2016年06月30日 13:35:00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昨日,廣東省考試院公佈了部分廣東省2016年普通高考優秀作文以及點評。記者瀏覽8篇優秀範文發現,其中6篇均為議論文,其餘兩篇,一篇在敘述母親的經歷中夾敘夾議,另一篇則是致母親的一封信。另外,不少作文的標題都起得十分精彩。例如《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評卷老師認為,“點點浮沉”4個字用詞非常精妙,4個字就對漫畫作出了全面評價。而在一篇題為《巴掌之吻 教育之痛》的文中,作者以“一張考卷,幾分浮動,換得巴掌與吻。是耶?非耶?報以無奈苦笑”作為開頭,24字即概括了漫畫的內容。

  勿以點點沉浮論英雄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今人之於古人,更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視化為對於點點成績的糾結,平日裏的“天之驕子”因點點失誤而被“由愛轉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點點進步而頓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態度因一點點分數改變而“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這是對待成績過於主觀、生硬的行為。

  分數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維方式、老師出題的難度,甚至於個人的運氣皆可改變成績的高低。僅以“這次比上次高了幾分”來界定孩子是否認真學習是不客觀的、表面的。高分學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來的勤奮與不綴,低分學生的父母不能認識到孩子的能力與水準。單次成績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評定父母心中的“寶”,難以認識到孩子的水準,終會致使孩子深陷那紅色的分數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禮記》有言“父之愛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愛本是無條件,而現今因分數一點點退步或增加均可改變父母的愛,則此愛易流於表面而不觸其心。孩子退步了兩分即挨了巴掌,或許是錯罰了因為試題變難但仍取得班級第一的他。孩子學習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進,這一路上,父母的關愛與理解是如“春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般讓前路陽光明媚。而若父母的愛變得“有償”,須用分數進步來贏得,只會讓孩子戰戰兢兢,時刻背負“優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擔”。

  古人云,“愛其子,則為計之深遠。”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應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數。考試是對孩子學習的評估、卻並非是對孩子的評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數的眼光也不應局限于一隅,而應看到整體的、比較的,這樣才能知道成績背後那點點浮沉的真正意義。

  父母的“巴掌與吻”是可影響孩子一生的。曾幾何時武漢神童驚人跳級、學業有成,而父母慣於其優異,容不得半點失誤或退步,他終頂不住壓力而厭學,“泯然眾人矣。”

  成績那點點浮沉並不能直接界定了孩子的“好壞”、“優差”,也不能作為孩子贏得父母的愛的籌碼。只有看到孩子真正的實力,給予及時支援,方能在無涯學海上為他撐起一片小舟,助他學成至彼岸。

  點評:

  本文是考場中一篇精彩的議論文。首先,作者能準確地解讀漫畫的寓意。題目“點點浮沉”四字用詞非常精妙,體現了該考生對漫畫的全面評價。全文緊緊圍繞著“點點浮沉中的成績”所存在的問題展開議論。文章思路清晰,從分析“只看分數浮沉”的錯誤觀點給孩子造成的危害,進而能高屋建瓴地提出教育的本質應在於看“浮沉分數”背後的真正意義,體現了考生極強邏輯思維和思辨能力。再者,文章最為精妙之處,還在其語言文字的亦雅亦俗,暢達準確,嚴謹冷靜的分析遠遠超出了一般的考生,極富有説服力。成語的運用順手拈來,比喻的句子生動形象,“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等經典語句的引用,更能表現出該考生豐富的知識儲備和比較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駕馭素材的綜合能力。

  (清遠市陽山縣南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毛少艷)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