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中國首個隕石坑尚未證實 地方爭相開發旅遊

時間:2010-12-30 08:34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中國首個隕石坑近日在遼寧被證實 具有重大科研和旅遊價值 “首坑”背後利益爭奪複雜

  因為一個大坑,東北邊陲的遼寧省鞍山市岫岩滿族自治縣蘇子溝鎮古龍村近日沸騰了。由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陳鳴研究員帶隊,歷時4年時間,中國境內第一個地外天體撞擊構造岫岩隕石坑近日被證實。伴隨著這一消息傳遍全國,前來小村看稀奇的遊客紛至遝來,各種關於中國首個隕石坑的傳言也沸沸颺颺。

  30年來,中國幾代天文和地質學家苦苦尋覓,“中國首坑”卻遲遲未能得到證實,此前發現的十多個“疑似隕石坑”都一直爭議不休。

  遼寧的鄰居因為隕石雨而出名的吉林也表示“保留意見”。吉林隕石博物館館長丁宏義就表示,岫岩隕石坑應該不是中國第一個隕石坑,因為包括吉林在內的很多地方之前都曾發現隕石坑。只不過因為隕石坑有一定的開發價值,所以大家都希望“第一坑”出現在自己這裡。

  此次隕石坑的發現地古龍村,距離岫岩縣城東北方向直線16公里。隕石坑坐落在低山丘陵之中,鄰近哨子河畔,呈碗狀,直徑1800米,坑平均深度150米,被稱為“圈裏”。

  中國隕石坑實現零突破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鳴與幾千里之外的小山村一個大坑結緣,要追溯到2006年。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陳鳴便開始從事天體撞擊效應的研究。從2006年開始,他將興趣轉向尋找國內首個隕石坑。

  陳鳴説,隕石坑用科學術語説就是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擊行星及其衛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環狀地質構造。在決定找隕石坑之前,他選定了幾個靶區備選,並最終將工作區域確定在遼寧。

  但要認定隕石坑,需宏觀、微觀兩方面的證據。宏觀上的證據是指是否具備隕石坑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如外形是否為環形、碗狀,坑內有無礫石層。微觀上證據,則是需要找到地表岩石層受到衝擊質變的證據。國際科學界對隕石坑判定有3項指標:礦物擊變面狀頁理,礦物擊變玻璃,擊變礦物高壓多形轉變。如能發現上述3項指標之一,即可確定是隕石坑。

  經過反覆論證以後,陳鳴的科研小組于2009年春在岫岩坑內設計佈置了鑽孔。從是年3月到8月,鑽探持續了6個月,獲得了珍貴的地下深部岩石樣品,發現了柯石英,為撞擊起源提供了確鑿證據。

  隨後其他兩項證據也被發現。至此,我國沒有隕石坑的歷史終告終結。為了這一發現,中國兩代地質人整整找了30年。

  “首坑”問世有運氣成分

  “總算如釋重負了。”陳鳴説。不過他也坦言,除了紮實的科研作為基礎之外,自己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他之前,不少地質學家已在此處做了大量勘探工作,而自己的運氣著實不錯。

  早在1982年,就有科學家到“圈裏”考察,希望能驗證“大碗”是隕石坑,但未能遂願。2000年,中國地質大學的覃功炯教授帶著幾名學生來到這裡研究了3年。他提出這個大坑很可能就是隕石坑,但由於老先生後來病了,此事也不了了之。

  陳鳴顯然幸運得多。他直接從環形的正中心向地下鑽了一個直徑約11釐米的孔。“在國際上,一般會打一排孔,約5~6個,因為打一個孔發現所需岩石樣品的概率非常小。”陳鳴説。

  “當時其實壓力非常大,要是什麼都找不到,挺丟臉的。我這一個孔打下去,三樣證據都找到了。很多同行説,你運氣太好了。”

  伴隨“中國第一坑”的光環,各種疑問也接踵而來。為何中國遲遲未能發現隕石坑?陳鳴分析説,一方面,與中國的地質結構有關。“隕石坑成形後遭到破壞,地表遭到風化,或地質活動頻繁,都有可能導致隕石坑被湮沒。因為地球上的侵蝕作用以及古老地貌被較年輕沉積物覆蓋,使古老隕石坑不易辨認或已消失。”另一方面,則跟工作程度有關,即中國可能不止一個隕石坑,但還沒被發現。

  岫岩隕石坑為何“有坑無石”?陳鳴表示,這是因為在高溫和超高壓情況下,隕石以宇宙速度撞擊地球後,強大的衝擊波相當於四五百個廣島原子彈的能量,隕石發生汽化。“神秘異象”産生誤區

  隨著中國首個隕石坑的發現,一些神秘的傳言也開始在遼寧當地越傳越玄乎。“井裏浮油,黑土能燒。”在隕石坑發現之前,古龍村總發生這樣的怪事。村民從井裏取上來的水都浮著一層油。當地的黑土挖出後曬乾,扔到火裏就能燃燒。此外,“圈裏”的水味道苦澀,還呈黃黑色,很難喝。村民打井打下去30多米深,還挖出樹葉、樹枝,還有一些骨頭,看起來像動物的屍體,因此懷疑是古生物。村民在地下挖泥拌上碳酸氫銨溶液,能當化肥用。

  有村民表示,村裏的人普遍都長壽,90歲以上的老人不少,是名副其實的“長壽村”,有人懷疑這跟隕石坑有關;還有上了歲數的村民告訴陳鳴,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營口發生7.3級地震,這個大坑跟地震有關……

  對於村民們競相曝光“奇異現象”,陳鳴哭笑不得。他認為,不少是奇談怪論,跟隕石坑一點關係也沒有。“隕石撞擊地球時,坑內大量的植物死亡後不斷被埋在地下,泥層中有大量腐殖質,經長期沉積,就變成黑色的‘泥炭土’,曬乾後自然能燃燒;泥炭土層中的水不流動,是死水,自然不好喝;至於水燒開之後有浮油出現,其實不是油,可能是腐殖質的殘留物。”陳鳴説,村民長壽跟隕石坑連邊都扯不上;5萬年的時間也不可能形成古化石;科考證明這個大坑跟地震也無關。

  隕石坑撞擊地球,不會帶來特別的有害元素和有益元素,對人體健康沒大影響。

  陳鳴還首度澄清了當前在社會上沸沸颺颺的幾個認識誤區。據估計,撞擊地球的隕石直徑不到100米,産生的衝擊波還不足以洞穿地殼,讓地殼內的化學物質噴涌而出,形成礦藏。因此可以預計,該隕石坑周圍沒有礦藏,而非之前網上盛傳的大坑周圍有珍貴礦藏。

  其次,之前有媒體報道説這個隕石坑的年齡是5萬年,這是不準確的。該坑的年齡大於5萬年,因為隕石坑中物質的形成還需要一定時間。

  “首坑”將變地質公園

  自20世紀60年代初地球上第一個隕石坑美國巴林傑隕石坑被證實以來,目前全球已發現170多個隕石坑,直徑由數十米到近三百公里不等,但沒有一個在中國。

  隕石坑的發現對中國意味著什麼?陳鳴表示,隕石坑是極為珍貴的自然遺産,目前為止還是唯一地標,也是宇宙奇觀。岫岩隕石坑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此類獨特地質構造的空白,對研究地球的形成和演化等有重要意義,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旅遊開發價值。甚至對人類探月和深空探測都有科研價值。

  “中國首坑”在國內傳開不到一個月,儘管有專家仍存異議,但當地政府顯然已經看中了這塊金字招牌背後潛在的價值,已迫不及待準備搞開發。岫岩縣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岫岩隕石坑”初期開發規劃已出爐,該縣正以“岫岩隕石坑”為主題,規劃建設地質公園。

  “首坑”背後利益之爭

  説起隕石坑,遼寧的鄰居吉林早在30多年前便因為隕石成名。1976年3月8日,吉林發生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雨。當時共收集到隕石標本138塊,碎塊3000余塊,總重2616公斤。其中最大的一塊隕石吉林1號隕石重達1770千克,也是世界最大的隕石。30多年來,累計有500多萬遊客前來參觀。參觀隕石已成吉林旅遊觀光的一張閃亮名片。

  對於隔壁被證實發現中國首個隕石坑,吉林有關方面表示“保留意見”。吉林隕石博物館館長丁宏義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岫岩隕石坑並非中國第一個隕石坑。“它怎麼會是中國首個隕石坑呢?按説我們吉林早就有隕石坑了。江蘇太湖也早就發現隕石坑了。”

  丁宏義認為,誰都希望第一個隕石坑出現在自己這裡。但吉林的“隕石旅遊”和遼寧的“隕石坑旅遊”各有特色,並不會受到衝擊。“遊客到我們這裡看隕石,相當於參觀文物;去遼寧看隕石坑,相當於看一處古遺址。兩者不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