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王亞娟在家裏讀書。本報記者 朱開雲 攝
教育
姓名:甘肅禮縣隨父母來京女孩王亞娟
故事:因成績優異,以外地學生身份獲得在北京讀好初中的“推優”資格
“我們家亞娟算是趕上了,今年小升初被推優到了東城區最好的中學之一,也沒有擇校費。”昨天,甘肅禮縣在京務工人員王永紅在不到20平米的家中,看著做作業的女兒王亞娟,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公佈了今年的小升初政策,首次明確提出在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按北京市統一規定同等待遇免試就近入學。王亞娟以外地學生的身份獲得了學校的推優資格,選擇了心儀的初中。
隨父母來京就近讀小學
2006年夏天,王永紅夫妻來北京打工。王永紅説,親戚也大多外出,兩個孩子在老家上學,幾乎沒有人照顧。後來聽説北京的學校可以接受外地孩子上學,而且費用不貴,他和妻子商量以後就把王亞娟和她的弟弟接到了北京。
王永紅拿著在老家辦好的材料,還有所在街道的證明,找到距離他們最近的東城區織染局小學。學校當時答應可以讓孩子報名。但有一個簡單的條件,孩子需要通過該校的一個測試。“只交了40元報名費,比在本地上學的80元還少一半。”王永紅説。
“這個測試只考一門數學,只要60分就算過。”王亞娟考了70多分,順利通過,成為該校三年級的學生。
“沒有找任何關係。”王永紅説,他在北京沒有很強的社會關係,但女兒入學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障礙,就跟在老家上學一樣。
語數外均進前三名
剛剛入學時,王亞娟還有一些不適應。她説不好普通話,和同學交流都是一個問題。在她老家的學校,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程,而到了北京,增加了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
王亞娟回憶在老家小學上課,“老師都有自己的地,春天,老師在家裏幹自己的活;冬天由於天冷,老師也上課,只佈置作業讓他們寫。學校很破,教室都快要倒了,後來只能到一戶人家去上課。”
王亞娟説剛到北京那會,跟北京孩子比有一些差距,但老師對她很好,她沒有學過英語,老師在下課時便單獨找她去補課。同學們也幫助她。
“為了趕上其他孩子,只好刻苦學習,比別人多花時間。”王亞娟説,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學四年級,她的語文、數學和英語均進入了班級前三名,並被該校評為該年度的“三好學生”。
從四年級到六年級,王亞娟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她的成績也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三名。2008年,她成為了奧運會的一名小志願者。
班級“推優”上了好中學
王亞娟到了六年級,王永紅擔憂起孩子上初中的問題。按照往年的方案,作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王亞娟只能被就近派位上初中,不能像北京的孩子一樣被“推優”,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
但在隨後的一次家長會上,王永紅得知今年開始,東城區的所有非京籍學生,不僅可以參與劃片電腦派位,而且可以同等參與“推優”。
王亞娟所在的學校制定了“推優”的指標,這個指標包括被評為“三好學生”的次數以及學生的成績名次。
表現優秀的王亞娟順利進入了“推優”程式。東城區20所最好的初中他們可以任意選擇。這些學校包括北京二中、北京五中、25中、166中學、171中學等市、區重點初中。王亞娟和父母經過商量,最終選擇了166中學。
截止到昨日,王亞娟已經在166中學快度過一個學期了。她説,在這個環境裏,她和同學們相處很愉快,課程更多了。“以前在老家沒有的音樂和美術課,現在成了我的愛好。”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朱開雲
■ 提問十二五
外地學生在京高考將論證
Q按照政策,孩子無法跟北京的孩子一樣在北京參加中考,但是老家已經沒有親戚,孩子回老家上高中不現實,如果同城待遇可以延長到高中的話就好了。五年後,孩子要參加高考,孩子在北京上學,教材、課程、學習方式和老家都有很大的不同,回去參加高考將很不適應。能否以後在北京高考?——王永紅
A北京市教委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今年的小升初政策,首次提出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按北京市統一規定同等待遇免試就近入學,從錄取的情況看,各個區縣都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被推優進入了好的學校,在小升初這個階段實現了“同城待遇”,但目前“同城待遇”只應用於義務教育階段,還不涉及高中。
目前,關於外來務工子弟在京上高中的問題,相關部門已經開始了研討,相信不久以後會解決這個問題。對於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在京參加高考的問題,教育方面的專家也將進行相應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