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手機單向收費噱頭多過降價 網友期待調降流量費

時間:2010-06-08 10:26   來源:南方日報

  上周,一份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聯合下發的《關於調整移動本地電話業務資費管理方式的通知》(徵求意見稿)讓“單向收費”話題再度成為熱點。根據已經看過此文件的人士表示,此份徵求意見稿主要內容涉及兩大方面:一是鼓勵運營商降低資費,對移動本地電話業務實行單向收費;另一是就移動本地電話業務資費交由運營商自主定價徵求意見。據消息人士透露,這份徵求意見稿如果在下發後沒有遭遇太多的反對聲音的話,最快將在9月份作為正式文件下發並予以實施。此消息一齣,頓時引來眾多媒體“奔相走告”、大聲叫好,認為這將是電信資費下調的一大利好,消費者註定將從中得到莫大的益處。但事實真的如想像中美好嗎?

  本地“單向收費”聊勝於無

  作為行動電話業務中最為消費者詬病的資費標準之一,在過去的20年中,取消“雙向收費”的呼聲從未斷絕,但最近幾年卻沉寂了很多,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自從當年的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獲得以“小靈通”為名發展本地無線市話服務後,“單向收費”就已經被各大運營商頻繁使用,在中國電信正式獲得行動電話業務牌照、中國聯通整合中國網通全面啟動3G時代的業務競爭之後,雙向收費尤其是在本地行動電話業務中的雙向收費早已“名存實亡”了。“現在不都是接聽免費了嗎?”家住南洲路的吳女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到期不期待單向收費這一話題時竟然給出了這樣的反應。據記者了解,目前在廣東市場,三大行動通訊運營商幾乎都已經通過資費套餐的方式實現了本地包月接聽,從而提前完成了“單向收費”的任務,在這樣的背景下,所謂的下文提倡單向收費實際上只是從政策法規層面對市場舉措的一種的追認,對於消費者並沒有太多的實際意義。

  “不光是單向收費,本地移動業務的自主定價權問題其實對運營商也沒有太多吸引力。”據一位運營商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競爭激烈的省份,各大運營商的本地通話費最低的早已突破固話水準,“只不過在現有的政策下,還不能光明正大地打出降價的旗號,只能成為優惠套餐,而且每次新套餐的推出還得向通管局報備,手續上麻煩了一些,如果今後權力下放的話就會方便不少了。”不過該人士同時也指出,在目前運營商行動電話用戶爭奪焦點轉向中高端市場,業務核心也從語音轉向數據的情況下,即使定價自主權下放,各大運營商也不太可能在本地行動電話的資費上作出太大幅度的調降了,“現在很多套餐的通話資費已經比市話還要便宜的,下降的空間真的不大。”

編輯:馬豐軍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