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放棄求職支教山區 “85後”海歸投身公益事業

2013年08月19日 11:20 來源:金陵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放棄求職選擇山區支教

如今的劉弢已經是江蘇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勵志陽光助學基金的建校專員,談到走上公益慈善這條道路和自己曾經一年的支教經歷有很大關係。

高中畢業以後,劉弢去韓國求學。在韓國,公益事業已經深入人心,並且健全而規範。劉弢在那裏逐漸被影響。“我經常審視自己的成長,漂洋過海求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今後找份穩定工作,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還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去幫助更多的人。”

大學畢業後,劉弢做公益的信念已經非常堅定,他沒有選擇進入職場就業,而是通過各種途徑,找到了“好友營支教”組織報名去了湖南山區義務支教。

劉弢説,那個山村大多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缺少父母的關愛,每天他都會花很多時間和孩子們溝通,在生活中去關愛這些孩子。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那裏的孩子很少拍照,當他在課間拍下孩子們的影像時,孩子們總會特別興奮的歡呼:“劉老師給我拍照了。”劉弢支教一個月只能獲得300元的補助,這點費用是根本不夠生活的。但他為了滿足這些孩子拍照的心願,自費為這些孩子沖洗了相片。

去年10月,當劉弢再次回去探訪時,看到當初為孩子們拍的照片都被家人放在顯眼的地方懸挂,而孩子們依舊唸唸不忘地説,劉老師,這個是你以前幫我拍的照片。“雖然我彌補不了他們缺失的父母之愛,但我希望通過這樣的一件件小事,去讓孩子體會人與人之間的這種溫暖和關愛。”劉弢説。

加入勵志陽光圓公益夢

從湖南支教回來之後,劉弢仍舊唸唸不忘山區裏的那些孩子,他也更加堅定決心要幫助更多的孩子。201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勵志陽光助學基金的工作人員向他諮詢了曾經支教的經歷,而正是這段經歷幫助劉弢最終加入了勵志陽光助學基金會,成為一名專職人員,也終於圓了他的公益夢。

勵志陽光是一個純粹由愛心企業家發起的助學基金,它的目標是在10年內援建101所陽光希望小學,並對這些陽光小學提供長期的後期支援援助。截至發稿前,勵志陽光在湖南、江西、四川、陜西、貴州、青海、甘肅、河南、重慶9個省市共計援建了33所陽光希望小學,建成投入使用的陽光希望小學16所,幫助了超過3000余名學生。

劉弢在勵志陽光助學基金會中主要是負責建校工作,從學校的考察到確定再到竣工,都屬於他的工作範疇。對於劉弢來説,最困難的就是每次考察之後的選擇。基金會建校都會有規定的擇校標準,很多山區的學校是不符合標準的,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學校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仍要繼續那樣的困境。因此每次選擇學校對於劉弢來説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驗,但是為了勵志陽光能夠穩定發展下去,劉弢又不得不理智、坦然面對這些問題。

要做純潔的公益

勵志陽光助學基金會每一次考察,每一次募捐,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體現著對純潔公益的執著。劉弢説,當初選擇勵志陽關,就是覺得它很簡單樸實,但每一步都是紮實的,毫無雜念的,對得起公益二字,對得起純潔二字。

在勵志陽光工作的這幾年裏,劉弢學到了很多。他開始明白做公益不能單憑自己的一腔熱情,要學會思考和分析,懂得如何憑藉自己的能力去最大程度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劉弢説,做公益其實並不困難,它沒有很高的門檻,每個人身邊都是不完美的,都有我們力所能及就能做出積極改變的地方。公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堅持很重要,劉弢很有信心自己能夠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加入到慈善事業中。

正值青春盛年的你,海外學成歸來會做什麼?或許很多年輕人會説要去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拼事業拼地位。可有一位“85後”的青年卻不走尋常路,他放棄求職,放下物質慾望,去到貧困山區做公益事業。做公益事業是他一直以來的信念,在他看來只有終身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孜孜以求才是真正的青春光彩。他就是劉弢。(蔣曉春)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泰嬌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泰嬌玉

原稿件來源:金陵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