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天梯上學”不是無解 是無心去解

2013年04月15日 13:20 來源:長沙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湖南桑植縣苦竹坪鄉的張家灣村,是一個只有百餘戶人家的小山村,這個村屬於山區,平均海拔超過800米,進出的難度很大。余啟運兄妹等求學,只能徒手從架在半山腰的“天梯”爬出去。接近與地面垂直90度的“天梯”下是七八十米深的懸崖,每踩一步都搖搖晃晃,上頭隨時會有小石塊往下掉。(4月14日《長沙晚報》)

  那麼稚嫩的孩子,為了上學,每天必得要爬架在懸崖上、搖搖晃晃的木梯,著實讓人心驚肉跳。別説小孩子,就是成年人,面對“天梯”下的深淵,也未免會膽寒腿顫。

  爬“天梯”出行,無疑是非常危險的,用政府文件中常見的官話來説,存在“重大安全隱患”。這樣的“重大安全隱患”,存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地政府不可能沒看到,也不是沒想過解決之道。但是,在他們的解釋中,似乎各種辦法都行不通:修路,地形複雜耗資巨大,負擔不起;移民,村民留戀鄉土不願意;建學校,組與組之間相距太遠,建在哪個組都有孩子上學難……似乎,“天梯”問題已經無解,真的“比登天還難”。

  其實只要有“心”,辦法總比困難多。俗話説“人不會被尿憋死”,何況這麼多級政府?為一個只有百來戶人家、處在叢山峻嶺之中的山村修一條路,也許耗資大了點,不太划算,但想想全國一年多少公款吃喝多少鋪張浪費,勻出幾個子兒來給村民辦點事,應該不是什麼問題。不修路那就移民吧。也確實有村民表示故土難離,捨不得山裏的那點資源,儘管這點資源甚至無法讓他們溫飽,更遑論小康。其實,沒有人甘願守著貧困,過著與世隔絕、在天梯上艱難地來來往往的生活,也許村民擔心的主要是失去土地會生活無著落。假如政府能用心與他們溝通,做好解釋工作,在就業、住房、小孩入學等方面,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絕大多數村民應該是願意離開深山老林的。

  退一步説,即使這些都暫時無法實現,政府也不是無事可做。能不能在這些安放天梯的懸崖兩邊裝上鐵索護欄,中間是鐵質或石質階梯,下面設防護網,來代替“天梯”?這樣攀爬起來比較容易,即使掉落也不至於摔下懸崖。這種最簡單的安全防護措施,相信花不了幾個錢。看看山那面的天門山景區,在更險峻的山間,索道、天梯、隧道,哪一項不是耗資上億?難道僅僅因為景區投入有巨大收益回報,而為老百姓辦點實事無利可圖嗎?

  張家灣村的“天梯”問題,可以説是“歷史遺留問題”,但如果用“心”去解決,這個問題早該成為“歷史”。“天梯”問題不是無解,是因為無心去解。

  幾年前,雲南怒江州福貢縣馬吉鄉的孩子靠溜索過怒江上學,驚險無比,經媒體報道後終於修起了一座橋。現在,張家灣村的孩子爬“天梯”上學經媒體報道後也引起了社會關注,鄉政府負責人表態將確定一個替代方案,爭取儘快動工。張家灣村的孩子和村民,或許不久的將來可以告別天梯,以安全的方式出行。

  但是,非得等媒體報道後再來行動,不客氣説這是一種懶政,懶政有時是會害死人的。一名小女孩就曾從“天梯”上掉下,幸得母親出手迅速接住,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如果放任這種危險存在,一旦哪天真發生了傷亡事故,毀了一個孩子,一個家庭,造成人間悲劇,這責任誰能擔待得起?生命安全,是等不得的!(評論員 肖和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芮益芳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