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編者按 當前,我國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約有3.4億。孩子們能否快樂、健康、自由地成長,涉及億萬家庭的幸福,事關中國夢想的可持續實現。受一些不良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的影響,部分少年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人生觀、價值觀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衝擊,出現了人格心理上的危機。
過重的學業壓力,壓抑了孩子的個性發展;不完善的家,缺失的愛,使孩子過早地與孤獨相伴;上網成癮、網路色情、校園暴力等“毒素”侵蝕著孩子,使他們成為“問題小孩”;物欲橫流、奢侈享受的過度消費風氣,使孩子攀比驕奢、丟棄勤儉……
葉聖陶先生關於“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的警示至今發人深省。孩子是一顆沒發芽的種子,最後長成什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誰來為孩子們撐起遮風擋雨的傘?誰來為孩子們創造健康成長的空間?這是對全社會的考問,也是對每一個成人的考驗。
我們必須全面剖析當代少年兒童的成長環境、心理特點、認知行為等,深層次分析把脈、尋求破解之策,使孩子們順利“破繭”,自由飛翔。
00後獨生一代的成長煩惱
“一隻幼蝶正在裂開一條縫的繭中痛苦地掙扎,有人於心不忍,拿剪刀把繭剪開,幫助蝴蝶脫繭而出。可是,這只早産的蝴蝶卻身體軟弱,翅膀乾癟,飛不起來,不久便死去了。原來,幼蝶在繭中的掙扎是在鍛鍊自己,讓身體更加結實,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脫繭後能夠飛翔,恰恰是那顆‘愛心’害死了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的形象描述,反映出我國不少家庭獨生一代所面臨的成長之痛。在3億多的未成年人中,00後獨生子女佔據多數。壓力過大、孤獨無助、挫敗感強、生存力差……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的諸多煩惱,家長不能視而不見,學校不能無所作為,社會不能漠然置之。
考試長鏈上奔跑的孩子,不堪承受之重
今年讀小學三年級的小雷,每個週末都非常忙碌。父母給他報了4個課外班:奧數、英語、作文和跆拳道,週六日各上兩節,而且幾個課外班地點相距甚遠,媽媽和他經常在外面簡單吃一點就要坐地鐵“趕”下一堂課。於是,小雷的週末往往比上學還要累。一到週五,小雷的心情就會非常沮喪。
“壓力太大了。”一位小學生用自殺作為無聲的反抗。近年來,少年兒童輕生事件屢屢發生,他們的理由多數是相同的:不能承受壓力之重。“壓力”如同隱形殺手,成為很多孩子面臨的一大危機。
現在的孩子儘管生活、學習環境遠遠好于他們的父輩,但能説他們是快樂的一代嗎?儘管他們不愁吃不愁穿,但總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無處不在的“隱性壓力”在蔓延滋長,讓孩子們快樂不起來。
這個“隱性壓力”是什麼?升學要考、練琴要考、畫畫要考、舞蹈要考……為上一個好幼兒園要考,為上一個好小學要考,為上一個好初中要考,為上一個好高中要考,為上一個好大學還要考。一個“考”字成鏈條,孩子們在這條無形的鏈條上拼命奔跑。
“大學的東西中學學,中學的東西小學學,小學的東西幼兒園學,幼兒園的東西從什麼地方學?胎教。”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馬敏接受半月談記者專訪時表示,層層拔高,層層加大難度,為了拔高不斷加內容,考試加難度,致使孩子們負擔越來越重。
“我聽説最厲害的有一種‘哈達卷’,像哈達一樣,卷子連在一起,長達六七頁,考試的時候根本沒有思考的時間,就是拼命地、不停地做,搞得孩子都成了考試的機器、流水線作業,考試的時候基本上就是機械反應了。雖然掌握了知識性的東西,卻談不上素質。”
近期,網上熱傳的一份幼兒園孩子升小學的“豪華簡歷”,秒殺無數白領。這份簡歷涵蓋教育經歷、課外學習、體育運動、特長、參賽及獲獎情況,最後還附上“會寫300多個漢字,能進行日常英語對話等”。
馬敏認為,這是教育步入誤區的一個特例。“絕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表面看很對,但是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從出生到成長、再到上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長跑”,而不是“百米衝刺”。有些家長總認為孩子如果起跑沒搞好,那今後就完了。
“中國的學生是最辛苦的。”長期從事教育研究的熊丙奇先生説,在應試教育環境中,競爭性的壓力層層傳遞到家庭之中,導致家庭教育被異化,親子關係變得功利。要緩解親子焦慮、改善親子關係,就必須降低考試升學壓力,均衡分配教育資源。
“其實,無論幹什麼,只要喜歡、快樂就好。”馬敏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裏根當上總統後,別人跑去祝賀他的母親,稱讚她培養了一個好兒子。而裏根的母親説:“我不僅為這個兒子驕傲,我還為另一個兒子驕傲,他雖然在地裏刨馬鈴薯,但是他很快樂,我也為他感到驕傲。”馬敏説,“這説明瞭一個關於人才理念的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內心孤獨無助的孩子,亟待用愛去撫平創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工作越來越忙,陪伴孩子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孩子被“甩”給老人、保姆看管,父母們認為只要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真就可以了嗎?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錢志亮認為,孩子的成長既需要物質基礎,也需要精神呵護,尤其是來自父母的呵護。
二戰後法國孤兒院的例子就很典型,當時,不論城市鄉下,配給都公平等量,但若干年後發現,鄉下孤兒死亡率遠高於城市。原來在城市,經常有志願者去抱或背孤兒,而在鄉下,孩子本能的“肌膚饑渴”、精神呵護未被滿足。
“父母對子女來説是無可替代的,孩子能從親子互動中獲得安全感並産生良性情緒,形成信任、依戀、依賴、期待等積極情感,學會交往,形成社會適應能力,併發展智力。”錢志亮説。
有人曾用獼猴做過實驗:把小猴從媽媽身邊強行帶離,在實驗室裏準備了一個有熱奶的鋼媽媽,一個沒奶的絨布媽媽。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斷,小猴應該會親近“鋼媽”。可事實不然,小猴不餓到迫不得已,都不離開絨布媽媽,一吃完奶就趕緊找絨布媽媽。這個細節讓我們看到了小動物內心本能的嚮往和恐懼,它對溫暖的依戀和需求甚至超越了對食物的需求。
10歲的小瑩是吉林省長春市4年級學生。每天放學後,由姥姥、姥爺接回家。只有節假日才能和父母在一起。“即使爸爸媽媽回來了,基本上也是各幹各的。通常是我看動畫片,他們上網。我要有心事就同‘娃娃’説。”小瑩向記者訴説的時候,眼圈已經變紅了。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缺失父愛母愛的孩子會感到緊張、有不安全感,導致負面情緒增多、積極情感減少,甚至出現情緒困擾、人格障礙、行為問題。”錢志亮告訴記者,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每週由他人看管超過30個小時的兒童中,有17%的孩子出現了諸如好打架、欺負人等行為問題,而那些每星期由別人照看少於10個小時的孩子中,只有6%發生了類似情況。
在很多偏僻的鄉村,留守兒童就像脫了線的風箏缺少管束和關愛。“孤獨,泄氣,緊張,心煩,覺得自己是別人的負擔,是很多留守兒童的表現。”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道德模範譚之平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義工社黨支部書記,她告訴半月談記者:“從我們義工社每年幫扶的200多名留守兒童身上能夠發現,這些孩子性格普遍比較孤僻,對人冷漠,自信心不強,喜歡一個人哭泣。這些孩子本該享受快樂的童年,但是因為缺失父母的愛,很多變成了‘問題小孩’。”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北省委副主委唐瑾介紹,留守兒童目前有兩種監護方式。一是隔代監護,由祖輩撫養。監護者多采用溺愛的方式,較多地給予物質、生活上的滿足,而缺少道德、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導;二是上代監護,即留守兒童由父母的同輩人,如叔、伯、姑、姨、舅等親戚監護。由於監護對象並非己子,監護人在教養過程中難免有所顧慮,不敢嚴格管教。而對於敏感的孩子來説,容易産生寄人籬下的感覺,從而形成怕事、孤僻、內向的性格。
“讓孩子有尊嚴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固然可取,平平淡淡陪孩子長大也值得推崇。”錢志亮提醒,家長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視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光。錢將來可以再掙,但孩子不能等。作為父母,再忙也要爭取多回家吃飯,陪孩子玩玩遊戲;再累也要每天擁抱下孩子,給他們講講故事。
自主而又自我的孩子,極度溺愛導致生存能力差
“00後具有創新意識強、知識面廣、認知速度快、個性鮮明等優點,但特殊的成長環境也讓他們存在抗挫力差、太自我、人際交流能力差等問題。”多年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的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藝術幼兒園顧老師表示。
“家長的過度關注,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北京億娃教育中心主任王志敏説,每次上早教課或搞活動,一個孩子身邊最少陪2位家長,多則6位。孩子想要什麼,還沒等説,家長們已經送到手裏,根本不用考慮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照顧更是“無微不至”:孩子做完作業了,幫著整理書包;忘帶課本或作業,趕緊給送到學校;孩子跟小朋友打架了,急忙出面調停;送孩子上學被堵在大門外,恨不得跟到孩子座位上……這種過分的照顧在很多家庭中都可以看到。
其實,這是對孩子的一種過度保護。該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全替他們做了,而忽視了對孩子主動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養。有一個夏令營活動,一個小孩子看著煮雞蛋發呆,人家問他:“你不愛吃煮雞蛋嗎?”“愛吃。”“那你怎麼不吃呢?”“這雞蛋跟我們家的雞蛋長得不一樣。”“你們家的雞蛋長什麼樣子呀?”“我們家雞蛋是白色的、是軟的、好咬。這裡的雞蛋太硬,咬不動。”原來這個孩子從小都沒有看到過家人煮雞蛋、剝雞蛋的過程,都是大人把雞蛋切成幾塊擺好了,放在他面前的。
“如果長此以往,孩子會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而且生存能力也會嚴重下降。”中國優生科學協會兒童發育與行為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省兒童醫院發育行為兒科主任王惠梅告訴記者,獨生子女往往是家庭中嬌生慣養的對象,一些孩子因此在性格上存在害怕困難、意志不堅強、不能持之以恒等缺陷。
一種讓孩子沒有愛的感覺的愛,就是溺愛。極度溺愛、無限縱容,會滋長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過分的溺愛,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適當遭受挫折、困難和學習愛護別人的權利。
“家庭是兒童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對獨生子女的教育中負有特別重大的責任。”王惠梅説,在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關愛,培養自立、自強、自愛等優秀品質。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譚克儉表示,家庭教育飽含著愛,是最微妙、最細膩、最有感情的教育。但要注意愛中有嚴,愛而不縱。家長一定要理智地愛孩子,鼓勵孩子與同伴、小朋友一同遊戲,參加屬於兒童的社交活動,教兒童學會與集體相處。(《半月談內部版》記者 王永霞 皮曙初 張穎 劉翔霄)
[ 責任編輯:芮益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