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科教  >   正文

大學生漫畫簡歷微博躥紅 3天獲數十面試邀請(圖)

2013年01月11日 14:59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學生漫畫簡歷微博躥紅3天獲數十面試邀請(圖)

  漫畫簡歷網上截圖。

  近日,一份漫畫求職簡歷在微博上引發了廣泛關注。截至昨日,針對該微博各種形式的轉載轉發資訊已高達萬餘條。記者了解到,發個性簡歷的求職人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文系2008級學生小余。在簡歷發出三天后,她已經收到了數十家公司的面試邀請。

  無獨有偶。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品質與安全專業學生小琪(化名),在最近一次求職中,也是憑藉一份自製的微博創意簡歷,短時間內便贏得了9家公司的認可,最終成功跨界進入一家雜誌社從事新媒體運營。

  近年來,隨著網路的興起,在傳統的文字形式之外,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選擇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來推介自己,以獨特的自我創意來贏取企業的關注。

  個性簡歷微博上受熱捧

  一幅幅可愛的手繪卡通畫,一連串簡約的設計流程圖,將個人特長、社會實踐、專業成績和興趣愛好等資訊簡單而又鮮活地呈現出來。這種融入了自我創意的個性簡歷,實現了資訊的可視化,且內容又不乏真才實學,再加上微博這一新媒體傳播載體,小余的“被關注”和青睞,在很多人看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有網友就留言表示,喜歡作者的創意,從中受到了很大鼓舞和啟發。還有網友認為,小余成功的關鍵在於自身的能力,特別的個性簡歷則為她的求職之路給予了助力。

  簡歷在微博上迅速走紅,小余本人卻感到很意外。

  去年6月,小余從廣外畢業。在大學最後一年,起初她也像其他同學一樣製作文字簡歷,在網上申請工作職位,但大多在第一輪篩選時就被淘汰。

  因個人原因,去年12月,小余決定前往北京找工作。“異地求職更難,因為學校不在北京,時間上又已經過了招聘旺季。”為早日找到心儀的工作,在男朋友的幫助下小余精心手繪了一份漫畫簡歷,並於1月4日首次發佈在自己的微博上。

  經幾次轉發,小余的簡歷引起了天使投資人等多家公司高管的注意。此後,轉發量迅速攀升。3天時間,原微博轉發量就超過1000次。與此相應的是,數十家企業通過私信和郵件,向她發出面試邀請。

  今年就業形勢更嚴峻

  小余憑藉創意簡歷贏得眾多企業青睞的經歷,讓不少還在苦苦求職的大學生們羨慕不已。

  一位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網友就留言説,一份簡歷代表著一個人的形象和用心,我的簡歷是那麼的死板,簡直就是在自毀。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大四學生小敏(化名)也説,小余的微博簡歷確實引人注意,結果也很lucky,而她自去年9月到現在,一共投出簡歷近30份,通過企業初選的約10份,但能進入終面的僅有2家。

  事實上,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不太樂觀。中山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一老師表示,相比于去年,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嚴峻。主要表現在越來越多用人單位更注重學歷、經驗等素質,很多企業加大了對專業的嚴格限制。不少企業還將學生幹部、社團經驗等條件作為重要招聘條件。此外,招聘單位提供的職位數也有所下降。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趙燁介紹説,截至去年底,進學校招聘的企業類型變化很大。具體來説,各種涉外性質的企業數量明顯減少,但國內的中小型企業、民營企業的數量有所增加。這對於廣外的學生就業産生了一定的影響。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為例,往年全校總簽約入職人數可超過200人,今年的具體數據還沒出來,但肯定達不到往年水準。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小余的意外“成功”更加引人關注。

  -老師提醒

  創意求職有界限 不能太天馬行空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趙燁説,依託于微博等新媒體的創意求職是個新事物,目前學生真正應用的還不多。在求職中充分融入個人創意,是發揮求職主動性的表現。有特點又有內容的個性化簡歷,的確更容易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事實上,將新媒體、網路、視頻等技術載體應用於找工作之中,已經成為時下的一種趨勢。

  一家英資獵頭公司的資深HR萬小姐説,近年來,畢業生人數不斷上升,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網路媒體的興起為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臺,多元化的個性簡歷對求職者來説是一條吸引眼球脫穎而出的捷徑,對於求職者和招聘者雙方也都有積極影響。其中,各種富有創意的個性簡歷經常出現在網路媒體等新領域的求職渠道中,通過個性化簡歷成功求職的例子也不少。

  但趙燁指出,創意求職也有自身局限,設計時必須有自己的獨特性。

  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團委書記林老師也認為,利用新媒體來進行有創意的求職,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有真才實學。否則,能吸引到的注意力也不會長久。“就像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往往很抓眼球,但如果再去模倣就失去了新意。”

  趙燁提醒,創意求職雖然短期內能造成很大的社會關注效應,但不管如何創意,應該符合社會道德規範。“創意也是有界限的,不能太天馬行空。”中大就業指導中心老師也提醒,應用新媒體進行創意求職時,學生也要注意自我資訊的安全保護。(記者 劉進實習生 彭燕珊 周賢琴)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