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邵宗海。(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11月9日騰衝消息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邵宗海在臺研會舉辦的研討會上指出,兩岸關係發展與變遷,從對立、磨合走向競合。兩岸這種既競爭又合作的微妙關係,仍能獲得雙方的利益減少彼此的損害,來求取一個“雙贏”的局面。
邵宗海表示,從歷史發展的經驗而言,兩岸之間關係的分析可從不同時期的切入,産生幾個不同背景內涵的階段,若以兩岸在1949年開始為計算基準,則可從最初的軍事對峙與“法統”爭執的時期、經過交流緩和時期,轉為意識對立時期、相互磨合時期之後,直到目前的兩岸競合時期。
邵宗海認為,現在的兩岸的情形要比幾十年前好很多,雖然兩岸關係有起有伏,但是起的部分大於伏的部分,也就是上升的程度要大於下降的程度,總體來看,兩岸關係一直是向上、向好的地方走的。
邵宗海説,2004年之後,兩岸應各有幾個階段,可用來證明彼此的確有意進行磨合作用。譬如説兩岸都曾願意在對峙中尋求和解,但又不願捨棄本身原有的立場與原則,因此早期彼此只採短線的彈性策略,先去因應雙方需求;然後再相互試探,在兩岸稍微發展有點平靜的局面下,開始提出可商談或接觸的議題與條件,設法為對方鋪設可落臺階的階梯。到了最後過程,則是雙方已經想到應該是各退讓一步,以求得整合的一種結果。
在“競合賽局”裏,由於需要追求長期的利益,並不一定要置對手于死地,相反地,當不必把賽局中的參賽者認定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競爭對手時,就可將對手視作是“亦敵亦友”的互補者。
邵宗海認為,這種在競爭或敵對中並沒有捨棄對兩岸可能合作的尋求,或者説,在磨合的過程中不時在探詢彼此的底線,以求在相互對抗中仍能獲得雙方的利益或減少彼此的損害,正好呈現出兩岸在2004年之後的“競合定位”。
而演出的戲碼,剛好就是上述賽局理論中的“競合策略”——“不將對手置於死地”,然後又尋求一個“雙贏”的局面。
邵宗海指出,兩岸關係的發展,從對立、磨合、到競合,過程都非常艱辛。因此,在兩岸整合這項課題上,並非臺灣與大陸所有意見都趨相同。“整合”雖不見得一定等同“統一”,但至少在進行中兩者所持的目標可能會産生重疊,在“競合過程”裏,有更可運作的空間。(台灣網記者 李傑)
[ 責任編輯:李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