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籍代表陳軍:聚合兩岸智慧 實現“老有所依”

2014年03月10日 16:5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籍代表陳軍建議大陸借鑒臺灣公益養老經驗,根植社會“敬老、愛老、助老、護老”的理念和氛圍,讓兩岸都實現“老有所養 老有所依”。(台灣網 高斯斯 攝)

  台灣網3月10日北京消息 對於連續多年履職的臺籍代表陳軍而言,她每年都會從自己的“特殊身份”出發,為兩會建言獻策。今年,北京超過20%以上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受到了她的高度關注。針對此情況,陳軍建議大陸借鑒臺灣公益養老經驗,聚合兩岸的智慧,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之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僅是古人對於養老精神的一種詮釋,同時也是對後人的期盼與要求。中國邁入老齡化社會,生育率低、人口結構老化、社保制度滯後已成為未來發展一大隱患。如何保障養老制度成為了舉國關注的問題。

  陳軍告訴記者,臺灣公益養老做得很好,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一種氛圍和模式,大家“敬老、愛老、助老、護老”的理念十分強烈。她認為,借鑒臺灣先進養老經驗和理念能夠促進大陸養老服務體系的確立和完善。

  陳軍例舉説,在臺灣,居家養老叫“銀齡”互助。即低齡老年人為高齡老年人或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服務。“這種模式非常好。”一來老年人年齡相倣,彼此沒有代溝,可以就彼此關係的問題交流,相互照顧。二來老年人都有時間,也可以實現自我價值,讓他們感覺不到是老了被社會遺棄的人,他們同樣可以有自己的事情,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細節方面,像臺灣養老的分層分類分級模式,既有融合也有分別。臺灣在對養老機構的命名上也“十分有心”,會取名“XX俱樂部”,讓老人不會有被遺棄的感受。陳軍表示,這些都值得效倣和借鑒。

  面對嚴峻的養老形勢,陳軍認為,大陸可以在不同的社區先展開試點,再逐步推進。向京、滬、渝這種大的都市,包括深圳、廣州,她認為都是有環境有條件可以先推行的。

  同時,陳軍也提到大陸方面的優勢。她説:“如果舉國同心協力的做一件事情,全民努力去推進一件事情,實際上效果是非常好,也很容易達到的。所以,兩岸間可以加強養老方面的經驗交流和合作,共同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

    在兩會內外都在討論“中國夢”,“兩岸夢”的熱潮下,陳軍認為,用兩岸的智慧解決好養老問題,讓每一位長者都能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正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步麼。(台灣網記者 高斯斯)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