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5月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在臺灣,黃豆幾乎全部仰賴進口,而其中更有9成是轉基因黃豆。針對至今仍眾説紛紜的轉基因食品風險,臺灣家長團體聯盟認為,至少飼料級黃豆製品應在校園營養午餐中絕跡。
在歐美等地,飼料級黃豆不是給人吃,而是被做成飼料或拿來榨油,榨剩下的黃豆渣再拿去當飼料,喂食牲畜。
但臺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黃淑德指出,15年前在臺灣吃到轉基因黃豆幾率很小,但如今,針對黃豆進口,臺灣將黃豆草甘膦除草劑的殘留量提高100倍,想要不吃到轉基因黃豆卻已變得不容易,這在世界其他地方沒問題,因為他們吃的是食品級黃豆,但臺灣人吃到的,卻多是飼料黃豆及其相關製品。
長期呼籲“守護餐桌,轉基因風險不可不知”行動的臺灣反轉基因農區推動聯盟指出,臺灣本土黃豆産量極少,僅0.05%是來自自産,其他均依賴進口。根據臺當局“衛生署”公佈的數據,臺灣每年進口230萬噸以上黃豆,其中逾9成是轉基因黃豆。
至於食用人群,則主要是校園營養午餐和素食者。臺灣家長團體聯盟常務監事黃聰智因此呼籲,家長可寫信要求,校園午餐採用食品級黃豆,此外,臺灣各縣市也應將“採用食品級黃豆”列入營養午餐評選項目中。
臺灣民眾大量食用豆腐、豆干和豆漿等各類黃豆製品,據臺灣主婦聯盟統計,臺灣每人每年黃豆消費量高達11公斤。(台灣網 李帥)
[ 責任編輯:李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