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8月8日消息 綜合臺媒報道,臺當局“行政院政務委員”、經濟景氣因應小組召集人管中閔昨天説,“行政院”將從産業、輸出、人力、投資和行政部門結構面推動中長期振興臺灣經濟政策,3年半內一定有效果。
臺當局經濟景氣因應小組召集人管中閔與臺當局“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昨天下午在“行政院”,説明振興臺灣經濟方案整體架構、短期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執行成效及中長期振興經濟藍圖。
管中閔表示,“行政院”中長期振興經濟政策有5大方針,包括推動産業多元創新、促進輸出拓展市場、強化人才培育訓練、促進投資推動建設及精進各級行政部門效能。中長期振興經濟政策希望透過經濟體制調整和法規鬆綁2大主軸進行,將待“行政院長”陳衝核定後開始執行,3年半內一定有效果。
5大方針部分,管中閔舉例,在推動産業多元創新方面,將以亮點産業示範案例推動“三業四化”,達成産業結構優化、推動兩岸特色金融及研擬“中堅企業飛躍發展方案”。相較扶植特定明星産業,未來臺當局將著眼扶植“千軍萬馬”,發展具關鍵技術的中堅企業。
管中閔表示,促進輸出拓展市場方面,將強化開發新興市場,包括東南亞快速發展國家、穆斯林國家,都是未來努力目標。
強化人才培育訓練,他説,將改進技職教育,結合産業社會需求,改變學訓用間落差,並培養在新興市場發展的人才。他指出臺灣過去的確有人才優勢,但早已在“吃老本”。缺乏吸引人才的整體環境,使臺灣人才“入不敷出”。他指出四大危機:人才供需落差、教育體制偏差僵化、人才培育不符需求。他表示,臺灣地區一年有近三萬名大學、研究所畢業生,卻大都“高不成,低不就”,到業界不會操作機器,也無法做尖端研究。
“當社會上大家都在抱怨,當然須檢討。”管中閔説,教育體系多樣化、建構多元評鑒指標,讓各類型大學發展出特色。並強化一般型、技職型大學生的實用技能,“不適合的大學就退場”。
管中閔表示,促進投資推動建設部分,擴大招商促進民間投資、創新財務策略推動公共建設、因應産業發展趨勢、適時調整投資相關法規都是主要目標。
精進各級行政部門職能效能方面,他説,將確實要求各部門檢討現有公有土地資産,適當規劃閒置或使用效能不是那麼好的校區、營區,並推動公有企業擴大投資,如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桃園機場第三航站開發計劃等。(台灣網 焦源源)
[ 責任編輯:焦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