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深入實施“提速降費”進入了第三年。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我國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3.5億戶,4G用戶總數達8.49億戶;光纖接入用戶總數達到2.5億戶,其中,5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網際網路寬頻接入用戶總數達1.57億戶,佔比達50%。全民提速降費的增長紅利得到進一步釋放。
“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達到63%,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達到75%。”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介紹説,今年,還將部署3萬個以上的行政村通光纖,並適時出臺移動轉售業務的正式商用意見,進一步擴大寬頻接入網業務試點範圍,激發市場的競爭活力。全面取消國內的長途費和漫遊費,大幅降低面向一些雙創基地、中小微企業等網際網路專線的接入價格水準,不斷降低國際長途電話資費水準。
“提速降費”舉措的出臺,更好地推進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手段與傳統産業的結合,為傳統企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共用單車,在我國自行車産量連續多年徘徊後,2017年借助共用單車實現了快速增長。
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陳金橋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伴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高速的寬頻連接和水、電一樣,成為各行業必備的生産要素,“提速降費”聚焦于網路供給的速度和品質,必將對企業特別是傳統産業的勞動生産率提高産生深遠影響。
“提速降費”促進了農業精細化、智慧化、資訊化管理與轉型升級。為推動智慧農業建設,自2016年9月開始,江西省鄧家埠水稻原種場與聯通公司、農信通公司合作,通過農業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實時、精確採集和分析溫度、濕度、光照、土壤酸鹼度等環境資訊,幫助生産者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生産,併為今後農産品的電子商務、品質安全追溯、配方施肥等建設奠定基礎。
“提速降費”為傳統製造業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極大地促進了工業化與資訊化的融合。青島紅領集團在大數據支撐下,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專注于電子商務服裝個性化定制與流水線規模化生産相結合的“紅領模式”,搭建了消費者和製造商的直接交互平臺,銷售額和利潤不斷攀升。
“提速降費”還帶動了快遞物流、銀行結算等服務業的發展。阿里巴巴 商丘産業帶整合了商丘市的産業資源優勢、阿里巴巴的集團平臺與品牌優勢、河南聯通的技術和服務優勢,在1688網站上設立商丘專區,將商丘針織內衣、精品服裝、五金量具、製冷家電、食品、酒類、金剛石製品等九大優勢産業的特色産品線上上推廣和銷售。商丘聯通總經理高軍表示,寬頻對網路銷售有巨大的影響,全國首個百萬級全光本地網在商丘誕生,搭建起了一條電子商務高速通道。
“提速降費”也促進了扶貧攻堅重點地區的基礎通信網路建設,增強了當地傳統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寧夏吳忠鹽池縣大水坑鎮二道溝村地處偏遠地區,行動通訊網路的發展相對滯後,當地鹽池灘羊、甘草等特色農業産品多年來存在銷售和宣傳渠道單一、農民增收困難等問題。電信普遍服務試點以來,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新建4G通信基站7個,基站總數較原來增長了1.7倍,當地村民通過手機淘寶就可將鹽池灘羊等特色農業産品賣向了全國。
正如陳金橋所言,“提速降費”不只是降低通信消費支出這麼簡單,其更深層的影響在於極大促進了線上線下兩個世界的交相融合,極大延伸了人的感官,賦予了人們更大的自主權和競爭力。“提速降費是國家寬頻戰略的延伸,直接影響了農民的觀念,以及對市場的參與程度;提速降費還進一步促進了兩化融合,《中國製造2025》就是要把工業發展建立在寬頻發展基礎上。”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説。(經濟日報記者 楊國民 黃鑫)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