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與公平,雙輪驅動高考改革
新高考這兩天率先在滬浙兩地實行,緊接著,京津魯瓊四地今年也要啟動高考改革。萬眾矚目的高考改革,指向提升科學性與公平性,伴隨著公眾的新期待,高考改革會繼續前行。
這兩天,新的高考正在上海、浙江實施,緊隨其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4個省份今年也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高考恢復40年來,每一次舉行都牽動著政府、社會和公眾的心,有關高考改革的每一項資訊,均備受各界關注。
我們常説的高考,其實是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的簡稱,包括考試、招生錄取兩個主要環節。由於既關乎為國家選拔優秀人才,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廣大青年學生的人生軌跡,高考改革就成為中央深改組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還被十八屆三中全會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國務院專門出臺了改革的實施意見。高考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指揮棒,其改革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功效。
高考改革的價值追求是什麼?簡言之,就是科學與公平,猶如車之雙輪和鳥之雙翼。近年來,高考在這兩個方面的改革一直沒有停步。
科學性主要體現在考試環節,當然,招生錄取方面也有科學因素。對高考和高校招生而言,分數是公平的依據,但是,唯分數又是不科學的。所以,為了打破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局限性,回應社會的呼籲與關切,我們嘗試保送生、自主招生、特長生等改革,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完善諸多相關措施,盡可能地“堵住”各種作弊行為,在此方面仍需要繼續著力。
這兩天上海、浙江兩地考生“迎戰”的新高考,採用主科必考、其他科目根據興趣與志願進行選考,錄取時還要參考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被稱為“兩依據一參考”,同時,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以考生的高分為準。這一改革在科學性方面進行了新探索,可謂邁出一大步。兩地不再有多年來的理科生、文科生之分,在尊重學生興趣、特長方面有明顯進步。綜合素質評價體現了學生考試分數之外的素質,“既看分又看人”,引導考生注重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等。如何保證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性和透明度?是需要在實施中攻克的難點。
通過推進普通高校與高職院校分類招考,提升了高考的科學性。職業教育是教育的一個類型,高等職業院校並非低層次的高等教育。高職院校招生突出“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評價方式,完善職業適應性測試和職業技能測試辦法,分類考試錄取正逐步成為高職院校招生的主渠道。
公平主要體現在招生錄取環節,當然,考試環節也有公平因素。目前,我國31個省(區、市)均已形成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並推動中高考改革相互協調與銜接。同時,國家持續堅持招生計劃向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傾斜,提高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規模和比例。今年繼續實施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教育部主要負責人表示,錄取率最低省份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縮小至4個百分點以內。在中央財政支援下,高校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定向培養免費本科醫學生。同時,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參加高考政策也在改革、完善之中。
高考的公平性不僅僅在政策層面,還體現在細微處。這兩天,山西省臨汾市紅絲帶學校的16名畢業生,在該校設立的標準化考場進行高考,這是我國首次為艾滋病感染者設立獨立的高考考場。各地近年來為殘疾人平等參加高考提供合理的便利。
世間萬物變動不居,高考的科學性、公平性也是動態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和不斷深化,城鄉、區域、各階層之間等對高考的公平表達了更高的期待。怎麼辦?遵循取各方最大公約數的思維,相信高考改革會在科學與公平的雙輪驅動下,蹄疾步穩地繼續前行。(董洪亮)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