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聆聽你的聲音】
精準扶貧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我們不僅要看資金到位了沒有、産業發展了沒有、老鄉致富了沒有,更該看看孩子,他們的笑容綻放了沒有。從某一層面説,孩子們的狀態,也是衡量扶貧質地的一個直觀標準。
貧困地區的兒童,他們處於身心尚未成熟的受教育階段,貧困之於他們,既是物質貧瘠,也是精神困頓,更有可能對人生觀、世界觀帶來衝擊。因此,扶貧路上,別忘孩子,對他們的關注,更考驗扶貧“繡花針”一般的細密精緻:他們需要物質的幫助,也要精神的關懷,文化的滋養。
扶貧從孩子抓起,也是指向未來,更有利於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克曼認為,投資兒童能力發展是一種“預分配”,比起“再分配”,更能兼顧效率與公平。扶貧的關鍵,則在教育。如今,不少省區都出臺了教育保障措施:2017年海南省預計支出4億元教育扶貧資金,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10.3萬人;2017年貴州全省財政下達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資金9.72億元,扶貧部門確定的32.69萬人全部資助到位;2016年,甘肅下撥9.18億元學前教育免(補)保教費資金至各縣區……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根本途徑,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應當不斷加大,成為孩子改變自身命運穩固的起點。
貧困地區的孩子,他們面臨的困境,也體現在精神與心理。2015年,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佈《教育藍皮書》稱,貧困地區學齡兒童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在性格、情緒、行為、人際關係、學習適應等方面,都表現出比大城市學齡兒童更多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向精神扶貧尋找解決方案。貧困地區的兒童,在相當程度上和留守兒童是重疊的:他們缺乏家庭關愛,缺乏安全保護,種種困擾也缺乏疏導。這些問題,同樣亟待解決。校園中是否配置有情感輔導的師資,社區、鄉里是否形成社會層面的關愛機制等,也要納入考量。隨著扶貧的推進,不能只有“數字”這一把尺子,更需要對個體精神狀態的衡量,這既關乎幸福感,又難以量化成指標,卻更能測量出扶貧的內涵與深度。
對孩子們的幫助,也要將這一議題置於社會整體流動的宏觀視角。他們能否實現教育的均等;能否打通城鄉間的隔閡,輕易地實現身份轉變;能否實現和父母自如的團聚、在城市獲得一席之地,這也關乎扶貧的含金量。對孩子們的關注,要從靜態的單向輸送,變成動態的一路護持:不能只是孩子固化在原地,被動地“接受關懷”;而是要打開他們通往外面世界的窗戶,使之能夠收穫自由,具備選擇人生路徑的可能。
扶貧不忘孩子,就是通過種種努力,讓孩子們擁有前景可期的未來;而當孩子們擁有了未來,國家、民族也就有前景可期的未來。
(作者:王子墨)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