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魚、紅色巨型海參、球形狀白色海綿、蛇尾、海星和玄武岩、近底的海水、失而復得的採水器……這些是我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從西太平洋馬利亞納海溝深處剛剛獲得的“戰利品”。對於正奮戰在那裏的我國海洋科考團隊來説,無論是蛟龍號捕獲的深海精靈,還是取樣的岩石和海水等都是那麼珍貴、可愛。因為把它們從洋底帶到甲板的過程,不僅凝聚著他們多年奮鬥的心血和汗水,而且通過對這些樣品的深入研究,將有望揭示更多未知的“深藍”奧秘,為人類進一步深入大洋、探測和開發大洋奠定堅實基礎。
馬利亞納海溝見證中國榮耀
對中國人尤其是海洋科技工作者來説,地球最深處的馬利亞納海溝雖然遙遠而神秘,卻又是那樣熟悉和溫暖,因為這裡近年來數度見證屬於中國藍色科技的新突破,讓人們品味到成功的喜悅。
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7000米級海試在這裡舉行,最大下潛深度達7062.68米,創造了國人引以為傲的“中國深度”,也是世界上同類型潛水器的最深紀錄。
2016年4月,蛟龍號再次抵達西太平洋馬利亞納海溝區域。這是進入試驗應用階段,正式“服役”科考後,蛟龍號第一次在這裡作業,進行了密集的深潛,其中9次在6000米級,最大下潛深度幾乎達到7000米。蛟龍號表現堪稱優秀:多次實現長距離、大落差航行,水下航行距離最長達到5000米、水下作業爬升高差最大1100米、單潛次最大地質樣品取樣重量達124千克。創造了自下潛以來單潛次航行距離、作業高差及地質樣品取樣重量的最大紀錄。
2016年12月27日,中國深淵科考隊在馬利亞納海溝進行3台萬米級全海深探測器(著陸器)海試,最大下潛深度達到10890米,並成功地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考察作業,獲得了寶貴的萬米深淵的生物、微生物及海水樣本和影像資料。這標誌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全海深無人深潛器技術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同時擁有無人深潛器和多臺著陸器協同作業能力的國家,為全球科學家開展深淵海溝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4年實戰磨礪優秀性能
蛟龍號本次征戰馬利亞納海溝是在執行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務。據悉,蛟龍號在此海域深潛,旨在獲得該海域名為“挑戰者”的深淵底層水體基本環境特徵,揭示深淵水準環流結構及其時空變化和動力機制;掌握深淵沉積物、鐵錳氧化物、岩石的礦物學與地球化學特徵,闡明深淵底部物質來源與地質活動規律;明確深淵底部微生物與大生物群落結構的空間演替規律,揭示深淵底部生命演化與適應性機制。
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陳新華表示,蛟龍號下潛作業獲得的岩石等樣品,對研究馬利亞納海溝的成因以及其構造演化具有重要意義;採集的生物樣品對於促進深水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生物地理學等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當然,通過下潛和作業過程,下潛團隊繼續對潛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調節、機械手及作業工具等進行全面測試,進一步確認了潛水器技術狀態。根據計劃,本航段是蛟龍號試驗性應用階段的“收官之戰”。在此前進行的本航次前兩個航段中,蛟龍號分別出色完成了對西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區和南海南海珍貝海山區域的相關科考任務。
從2013年開始,蛟龍號就從研製和海試階段,轉入試驗性應用階段。當年6月,蛟龍號啟程赴南海,拉開了首個實驗性應用航次的序幕。在該航次的首個航段中,蛟龍號的應用性能開始接受科考實戰的首次檢驗,共完成10次下潛,驗證了精準的精確定位系統,實現最長距離海底巡航等上佳表現。2014年底和2015年初,蛟龍號首次在印度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區執行科考任務,並對國産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等進行了測試。2016年4月和5月,蛟龍號分別在太平洋維嘉海山的西北側海域和雅浦海溝完成了科學應用下潛。
“蛟龍”家族助力走向深藍
作為我國自主設計、自主整合的高性能載人深潛器,蛟龍號將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可以預期的是,它的性能將適應f科考需求繼續改進,進入更加成熟穩定的收穫期。
中船重工702所是蛟龍號牽頭研製單位,該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主任胡震指出,蛟龍號雖然表現出色,但畢竟從設計距今差不多15年了,蛟龍號既面臨部分裝備升級的問題,又有提高科考效率、降低成本的需求。
為適應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設海洋強國”目標,進一步推動實現“深海進入、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我國必須建造更多載人潛器,發展出陣容強大的“蛟龍”家族。就設計下潛深度而言,既要發展約3000米左右的,又會發展少量面向深藍比如萬米深度的載人潛器。就主要服務領域而言,這些載人潛器將面向科考、資源開發、救助打撈、深海探險、電影拍攝、觀光旅遊等多領域。實際上,我國萬米級載人潛器研製工作已經啟動,其總設計師正是曾擔任蛟龍號主任設計師兼潛航員葉聰。今年3月,他曾向媒體透露説,萬米級載人潛器研製工作將於2020年完成;而4500米載人潛器正在總裝聯調,即將進入下一階段試驗。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