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本月14-15日將在北京舉行,論壇籌委會11日發佈的消息顯示,至少有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將前來與會。另外有來自130多個國家的代表、70多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確認出席論壇,聯合國秘書長、世界銀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將應邀出席圓桌峰會。首次“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便形成如此大的與會陣容,由中國發起的這一倡議本身具有的強大吸引力起了決定性作用。
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盛大聲勢比起來,國際輿論中的一些主筆似乎還沒有跟上趟,他們的最大問題是深受地緣政治思維影響,一時還擺脫不了把“一帶一路”看成中國“地緣政治戰略”的先入為主,所以他們看到的東西就是走樣的。
如果深信中國在借助“一帶一路”倡議搞地緣政治擴張,那麼圍繞“一帶一路”的任何規劃都會被看成是北京攫取中國戰略空間的貪婪,再按照舊時代的邏輯往下分析,那麼中國的資金顯然支援不了建立龐大帝國影響圈的雄心,所有中國企業看似與“一帶一路”有關的對外投資都像是蹩腳的“政治效忠”遊戲。然而真實情形並非如此。
世界互聯互通是大趨勢,與一個國家內部市場以及少數成功共同體合作的緊密程度比起來,人們很容易發現國際間的聯繫與合作才有很大待開發的空間,而它們很可能就是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機會。北京倡導“一帶一路”,對應了很多國家經濟增長的願望,激活了許多國家與外部力量和市場構築發展共同體的更多思考。對它們來説,“一帶一路”是加法,幾乎不存在搞出嚴重損失的風險。
中國也不會做為政治目的去世界上到處撒錢的冤大頭,中國有大量富餘的基礎設施建設産能,“一帶一路”將引導它們更加有序地走向世界,在市場的原則下構建中外企業共同發展的利益關係。
“一帶一路”不是“馬歇爾計劃”那樣以政治為目的的單向援助,它強調的是共商、共建、共用。每一個參與者都是平等的主體,這當中既不會産生霸權和政治依附,也非一方出錢主導、其他方花錢跟隨的舊經濟關係。“一帶一路”作為新時代的産物,註定會産生很多新的探索。
應當説,全球化和國際民主的發展為“一帶一路”的出現做了許多鋪墊,每個國家參與全球經濟發展的方式和機會都增加了,將自己融入到全球發展潮流中的意願也更加強烈,誰都不希望自己是邊緣的,而更願意自己成為分享樞紐權利的一員。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與他國互聯互通的能力對所有國家都至關重要,世界上的這種需求是無窮無盡的,“一帶一路”所營造的積極和平等氛圍將有利於調動各國的優勢資源,形成發展的滾雪球效應,最終創造新增利益的共用。
可能是因為中國本身就很大,歷史也很悠久,中國人喜歡走一步往前看幾步,有比較強的願景規劃意識。“一帶一路”提出以來,迅速被來自不同方向的響應和智慧不斷充實,形成越來越有指導性、給人以信心的大輪廓。到有些比較典型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去看看,就會發現很多力量已經行動起來。人們瞄準了“一帶一路”倡議,同時又不拘一格,與那些吹冷風的誇誇其談比起來,一些具體行動就像是正在走出萬重山的輕舟。
圍繞“一帶一路”倡議很可能會形成21世紀最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並將産生歷史影響。現在仍存一些質疑和非議,應當説也很正常,未來回頭看時,它們也是增加色彩感的某些點綴。
下一頁 [延伸閱讀] 多國首腦抵京參加一帶一路論壇 美媒:北京將“重塑世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