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韜在拍攝現場。
一部正風反腐、從嚴治黨的大劇要來了!5月1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在頭版披露,由中央紀委有關部門指導、廣東省紀委組織創作攝製的電視連續劇《脊梁》近期將與觀眾見面。
近日,《脊梁》導演金韜接受媒體記者專訪時,揭秘這個首部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時代畫卷電視劇的“臺前幕後”。他説,看了十幾集劇本後,他便被“點燃”,決定執導此劇。劇中查辦的貪腐案例都有現實原型,為了真實,他還在半年的時間裏採訪了廣東近百位各級紀檢幹部。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趙楊 通訊員 粵紀宣
看十幾集劇本被“點燃”
記者:有網友調侃説,最近一段時間反腐劇“扎堆”涌現,你認為呢?
金韜:我覺得不是“扎堆”,而是黨的十八大後強有力的全面從嚴治黨舉措的反映。這種新的政治生態出現以後,藝術家心裏有了基本定位和基本評價,在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前提下,敢於表現全面從嚴治黨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這些劇裏,《脊梁》拍攝啟動得早。同時,《脊梁》是反映全面從嚴治黨的電視劇,不只是反腐劇,其內容不同於其他著重描寫案件偵破情節的法制題材影視劇,《脊梁》把“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作為故事展開的社會背景,體現的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要求。
在創作廉政題材影視劇上,廣東有很好的政治基礎和實踐經驗。我認為正是基於這個原因,中央紀委有關部門指導廣東拍攝首部全面從嚴治黨電視劇,並要求放眼全國正風反腐大視野創作攝製。
記者:您以前拍過歷史劇、警匪劇,這次怎麼想到要拍政治性很強的電視劇?
金韜:組織拍攝這部戲的不是我,而是紀檢監察系統本身。他們找到我,看了十幾集劇本後,我被“點燃”了。
這些年,全面從嚴治黨題材的電視劇確實是一個空白。這個題材涉及政商界深層次,還涉及一些社會矛盾、焦點問題,如果在政治、政策層面把握不好,那在藝術上的表達也一定是不準確的。
與辦案人員座談30多次
記者:《脊梁》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金韜:《脊梁》講的是黨的十八大前夕,南江省豐州市委書記牛伯仲意外死亡,省紀委副書記梁嘉南臨危受命,接任豐州市委書記。在省委領導下,梁嘉南帶領市委“一班人”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著力正風肅紀,全方位整治和清理豐州積塵已久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社會矛盾。
從整體上看,《脊梁》熱情謳歌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展現了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的歷史擔當,塑造了一批黨員幹部忠誠乾淨擔當的藝術群像,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警示性。
記者:您覺得《脊梁》這部劇有哪些看點?
金韜:許多專家認為這是近十年出現的一部高品質的正風反腐大戲。有關專家審看後認為,《脊梁》在創作攝製上放眼全國,題材重大,主題鮮明,是一部體現時代特色的主旋律電視劇作品,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反映從嚴治黨的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
《脊梁》在創作上恪守“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規律,我們劇組主創人員分析研究了中央、省、市各級紀委近年來查處的一些大案要案,跟一些省、市、縣、鎮街一線辦案人員進行了30多次座談交流,就是要力求真實全面反映紀檢監察機關在“打虎拍蠅獵狐”過程中的工作方式,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倡的抓早抓小、踐行“四種形態”、談話提醒這些最新的要求、鮮活的經驗融入到劇情創作中。
從現實反腐案例中取材
記者:分析研究中紀委查辦的大要案,是要從現實反腐案例中取材嗎?
金韜:對。比如第一集裏劉韶峰因為案件線索被揭露,被紀委帶走調查,他的原型就是一位在會議期間被帶走調查的領導幹部。
記者:拍攝前與紀檢機關一線辦案人員座談交流30多次,主要聊些什麼?
金韜:拿到劇本後,為了進一步改編,我在6個月時間裏採訪了近百位紀檢系統工作人員,既有一些省、市委領導,也有鄉鎮最基層一線的工作人員。
由於拍攝地在廣東,我們相繼去了有關地市紀檢監察機關。坐下來,不説套話,就請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談黨情、政情,請紀委工作人員講辦案流程和真實感受,談黨的十八大前後反腐的變化,辦案中遇到的困惑。特別是在籌拍階段,我們的演員深入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一線,體驗生活。他們講了好多故事,很多經典的語言和細節,我都寫進了劇本。
我還問他們:“跟調查對象談話,有的認識多年,他悔恨得哭了,你是什麼感受?談話中遇到調查對象‘擺架子’,你怎麼辦?”對這些問題,他們回答得特別生動,我也寫進了劇本裏。
除了這些,座談還會談到他們的責任和擔當,特別是紀委在嚴格執行黨紀的同時,在辦案中一些人性化的措施和做法,經常聽得我們熱淚盈眶。
紀檢幹部並非“鐵石心腸”
記者:什麼事讓你“熱淚盈眶”?
金韜:有紀檢工作人員談到,在一個案件中,談話對象一直不配合,4個月不開口。直到臨近元旦,工作人員準備陪著他“跨年”。這時,被調查的官員突然説起他女兒學習很好,考到海外一所名校讀研究生,他被調查後,擔心女兒的學習問題。工作人員當即研究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記者:跟紀檢工作人員的接觸下來,是否覺得他們和你印象中不太一樣?
金韜:對。在我們以往印象中,紀檢幹部都是“鐵石心腸”,一個個都板著臉、冷若冰霜,甚至可能連朋友都很少。但接觸後發現根本不是這樣,他們也都是活生生的人,有愛有恨、有情有義,執紀的剛性和人性的柔情,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和對工作對象的人文關懷都體現在他們身上。
記者:所以《脊梁》中表現的黨政機關幹部,尤其是紀檢幹部,會顛覆大家的刻板印象?
金韜:我們希望通過《脊梁》達到“正曲直”“講大義”“道真情”“揚正氣”的效果。什麼是“正曲直”?我們實地採訪發現,紀委約談調查都是有嚴格的規範流程的,是依紀依規開展的,是用黨章教育他們主動向組織講清自己的問題。紀委對工作人員要求也很嚴格,一切審查工作都是在組織的嚴格監督下開展的。這些都是我們在工作點實地採訪了解到的,包括劇裏呈現紀委幹部對涉及貪腐官員的談話,也都是在工作點進行的實景拍攝。
紀委書記幫李幼斌改臺詞
記者:紀檢幹部到劇組“跟拍”,發揮什麼作用?
金韜:黨的十八大之後,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正風反腐工作提出很多新要求,廣東是《脊梁》的主拍攝地,期間劇組還到北京、上海、新疆以及境外取景,我們在拍攝涉及紀委執紀審查的過程中,紀委的同志主要是從專業的層面提出一些建議。在一些關鍵場次,還會安排紀檢幹部來拍攝現場,對我們的動作、語言、現場布景進行指導。
比如我們在紀委的工作點拍攝調查的場面,有一個市紀委書記就親自來到現場,按照紀檢監察工作的規程和紀律,給我們指導和建議,甚至給主演李幼斌規範臺詞。
我們拍攝的省、市委機關有不少都在某市取景。該市紀委書記就好幾次去現場跟劇組工作人員研究辦公室的景怎麼設置才合乎規定等問題。
我在劇中串演一個商人的角色,為這個,有一個市紀委書記專門給我講黨的十八大之後的新型政商關係,以及在這種背景下一個商人該怎麼跟政府打交道。
記者:像反腐劇這種題材,是不是從拍攝到審查,都格外嚴?
金韜:現在回頭看,這些審查和修改不是限制,反而是完善和提升。比如劇裏有位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收留了兩個公安幹警遺孤,後來走向貪腐。他一面對孩子、下屬諄諄教導,一面自己開始貪腐,成為“雙面人”。在審查過程中,雖然有不同意見,我們做了很多溝通和剪輯,但還是基本保留了這個人物角色在劇中的價值和作用,也保持了他的藝術個性,反而人物形象更統一完整。
來源:南方日報
特別推薦: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