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倫敦—義烏中歐班列啟程儀式現場。
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倫敦口岸供圖
列車的轟鳴聲、車輪和鋼軌碰撞發出的喀嚓聲,恰似古絲綢之路的悠悠駝鈴穿越千年。忙碌穿梭的中歐貨運班列,在廣袤的歐亞大陸續寫新時代中西方友好交流、互聯互通的精彩新篇。
4月27日,首趟由英國駛往中國的中歐貨運班列即將結束1.2萬多公里的旅程,滿載32個貨櫃的母嬰用品、軟飲料和維生素産品等,抵達目的地浙江省義烏市。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漫漫黃沙、大漠孤煙的蕭索早已被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繁華所取代,綿延千載的絲綢之路也被賦予了更為廣闊而豐富的內涵——
“‘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一帶一路’是多元的,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2015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倫敦金融城舉行的中英工商峰會上,以“開放”“多元”“共贏”3個關鍵詞點出了新時期絲路精神的要義。
由英國駛往中國的中歐貨運班列,正是新時期絲路精神的生動寫照,全速行進,繪就“一帶一路”建設的美好畫卷。
風很大、天很冷,但擋不住歡送人群的滿腔熱情
由英國首都倫敦驅車東行,沿A13號公路進入埃塞克斯郡地界後,再有50多公里,便來到迪拜環球港務集團倫敦口岸。那裏便是4月10日,首列倫敦—義烏中歐班列的發車地。
“中歐班列就是從我們這裡發車開往中國的,當時的場面熱鬧極了!”回憶起中歐班列從這裡出發時的隆重場景,倫敦口岸的工作人員印象格外深刻。
負責安保工作的尼爾森興奮地向本報記者詳細描述了發車當日的情景:“為了趕上10點40分準時發車的歷史性時刻,人們一大早就從各地趕來。風很大、天氣很冷,但這都擋不住歡送人群的滿腔熱情。人們舉著五星紅旗,打出各種歡送標語,場面很是感人。”
倫敦港口岸物流園區經理奧利弗 特勒內曼自豪地告訴本報記者:“首趟倫敦—義烏班列發車後,不到兩個星期時間,就有不少新顧客前來諮詢,表達了對這一班列的濃厚興趣。”
特勒內曼説,首趟倫敦—義烏班列經由該口岸駛出,對他們來説意義非凡。鐵路貨運為倫敦的製造商和零售商向中國直接運輸産品提供了新方式。它比海運快速、比空運便宜,為英國産品的跨國長途運輸提供了新途徑。
“我們相信,這僅僅是個開始,以後將會多起來。英國的産品,可以通過英吉利海峽,進入歐洲大陸,穿越廣袤的歐亞大陸,最後到達中國境內。它帶去的是各類貨物,換回的卻是堅挺的硬通貨。中國,那是我們在離開歐盟後寄予厚望的國家!”倫敦口岸工作人員表示。
“沿著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英國的貨物將走向世界”
英國是一個孤懸于大西洋上的島國,其國內市場極其有限,産品嚴重依賴出口。“脫歐”後,歐洲這個吸納英國出口商品半壁江山的大平臺將重新洗牌,更改市場路徑、尋覓新的方向勢在必行。瞄準中國,力圖從中國“一帶一路”的宏大倡議中獲益,正在成為英國朝野的共識。
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強調:“對‘脫歐’之際的英國而言,中歐班列是英國強化與全球其他貿易夥伴往來的最佳契機。”
“沿著這條古老的絲綢之路,英國的貨物將走向世界。”“事實上,已經在中英之間實現往返的中歐班列,是對英國全球化發展的又一次激勵和推動。”英國國際貿易大臣漢斯道出了英國政府對中歐班列的美好期待。
在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的繁華地段“皇家一英里”,有一家“蘇格蘭威士忌體驗中心”。該中心負責人肖恩自豪地向本報記者介紹説:“蘇格蘭威士忌始終都是代表英國民族自豪感的一個符號。你可能不知道,它是繼石油業和金融業之後,英國第三個對經濟貢獻最大的産業。”
肖恩給記者倒了一杯晶瑩剔透的威士忌酒,興致勃勃地説:“不少中國人對蘇格蘭威士忌青睞有加,‘一帶一路’可以使我們的威士忌萬里迢迢進入中國這個龐大市場,給我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你可以想像,那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
2013年,蘇格蘭威士忌出口額達43億英鎊,佔蘇格蘭食品與飲料出口總額的87%,佔整個英國食品飲料總出口額的近1/4。但近兩年,威士忌的出口下滑。
據肖恩介紹,“蘇格蘭威士忌協會”制訂了一項計劃,即從現在起到2020年,要使威士忌的出口保持5%的增長幅度。借力“一帶一路”,計劃定能實現。
有了“一帶一路”,英國就不怕“脫歐後遺症”了
今年1月,當滿載中國貨物的中歐班列由義烏始發,最終停靠在倫敦巴金火車站站臺時,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驚呼:“真是了不起,中國用現代科技重新打通了古代的絲綢之路!”
僅隔不足3個月,當中歐班列滿載貨物,從倫敦駛向義烏之際,有英國媒體將中歐班列喻為一列非同尋常的“絲綢列車”。
記者注意到,在英國金融城,毗鄰山毛櫸街,有一條“絲綢街”。聞名遐邇的巴比肯藝術中心就坐落在那條街上。這家藝術中心的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説,這條街之所以得名“絲綢街”,是因為這裡一度是來自中國的絲綢銷售地,無論是英國的達官貴人還是庶民百姓,都對産自遙遠東方的絲綢喜愛有加。可見,中國和英國早就結下絲綢緣,是古老的絲綢之路把中英兩國緊緊聯繫在一起。
時光越千年。今天,絲綢之路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煥發出更大生機活力。
位於倫敦市中心貝克街上一家藥店的老闆坦率地對本報記者説,有了“一帶一路”倡議,英國就不怕“脫歐後遺症”,可以發展得更好。他説:“我很羨慕,這次返回中國的中歐班列上有同行們的維生素等藥品。接下來,要爭取讓我們店裏的藥品、維生素和保健品也坐上下一趟中歐班列,高高興興進入中國市場。”
絲綢之路也是一條人文交流和心靈溝通之路,在人與人之間架起理解與交往的橋梁。
“首趟從中國開到英國的中歐班列抵達倫敦,標誌著‘一帶一路’已延伸到歐洲最西端的英國,現在,班列順利返回,這個圈劃圓了。它在為中英、中歐貿易注入新活力的同時,也折射出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大吸引力。”英國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評價。
行走在倫敦的大街小巷,聆聽各界對於“一帶一路”建設的強烈期盼,記者的腦海中不斷重現一年多前習近平主席在倫敦對於“一帶一路”的定位——
“‘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中歐班列,一路鋪灑陽光,升騰希望。
(本報駐英國記者黃培昭、李應齊采寫,本報記者趙成整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