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齊魯工匠趙炳曉:20年青春都給了“鐵塊子”

2017年04月24日 14:02:59  來源:齊魯壹點
字號:    

  看圖紙、磨鑽頭、造模具,雖然已是鉗工段長,趙炳曉仍堅持“不下火線”。對著生冷的“鐵塊子”,趙炳曉度過了20年青春。不過,這種堅持也給了他最美的回饋:三次榮獲“精模獎”,擁有兩項國家發明專利,先後被授予市級和省級勞模。

  19日,山東小鴨精工機械車間裏機器轟鳴。在車間的西北角,一些已經完成的車輪模具整齊排放,再過幾個月,它們將經過趙炳曉和班組夥計們的最終裝配,發往俄羅斯。

  堅守鉗工一線

  練就高精度開模

  “我是省勞技學裝配修理專業的,1997年一畢業就來到了小鴨集團。二十年過去了,我還在這裡。”趙炳曉説到這,羞澀地笑了笑,似乎回憶起了當年剛進廠的情景。

  21歲的趙炳曉開始幹鉗工時,小鴨精工機械有限公司還是原來的“濟南洗衣機廠模具分廠”,主要業務是為小鴨洗衣機配套生産小衝壓件的鋼板模。而趙炳曉主要負責配套洗衣機模具的生産。

  “在小鴨最輝煌的時候進來工作,沒過幾年,小鴨就開始走下坡路。”2004年,身處困境中的小鴨洗衣機主業重組改制,作為配套企業,小鴨精工被當作不良資産剝離。面對企業轉型的陣痛,有一些人選擇了離開,但趙炳曉始終沒動搖。在他看來,被甩掉的滋味不好受,但對企業感情太深了,雖然感覺沒了指望,卻從未想過要離開。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絕地反擊”的小鴨精工開始進軍車輪模具行業,從困境中掙扎的國企,做成了車輪模具行業老大,形成了汽車模具、汽車零部件、車輪裝備三足鼎立的産業格局。趙炳曉也從藍領工人變為“金領”工人,從鉗工學徒成長為“技術大拿”。

  説起自己的拿手絕活,趙炳曉還有點不好意思,“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就是別人幹不出來的精度我能做到。以擴張模架來説,一般鉗工對精度的掌握基本上只能控制在0.5毫米以內,而我能控制在0.3毫米以內。”因為公司的不少訂單都來自國外,所以對於模具精度的要求很高,不然細微的差別就會影響客戶最終生産的加工工藝。

  隨著“精品”模具的打造,公司的銷售收入也從2004年的200萬元左右,上升至如今的過億元。而在這個過程中,身為鉗工的趙炳曉,“每年為公司完成一些訂單,價值上千萬元。”

  三度奪得精模獎

  兩次獲發明專利

  眾所週知,汽車模具的品質要求非常高。在小鴨精工從事的車輪模具生産過程中,有很多複合衝孔模具的定位系統,都是用定位銷來定位。“這種定位系統不但不穩定而且極易損壞,給客戶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必須要改進。”經過鑽研,趙炳曉改進了生産方案,將定位銷定位更改為汽缸推動定位板定位,不僅大大提高生産效率,同時也給客戶減少了人力浪費,節省了時間。

  “通過對車輪模具進行結構性改變,大大提高了效率,之前需要做兩個月的工作現在用一個月就可以完成,而且也節省原材料。”對於自己的改進,趙炳曉很自豪。

  而在力帆模具裝配中,趙炳曉又帶領團隊優化工藝路線,將原本在數控加工中心和線切割兩個工序加工的CR12鑲塊改到普通銑床加工,提高了模具裝配進度的同時,又節約了加工費用。目前,通過固化工藝,這項技術已經成為公司的競爭“利器”。

  正因為如此,由趙炳曉負責裝配的模具,往往外觀漂亮,精度準確。值得一提的是,他所負責的“一次性衝風孔模具”、“小線輪輞擴漲模”及“8mm熱軋板橋殼片落衝、成型、整形壓坡口,三套自動化線冷衝壓模具”被中國模具協會評為“精模獎”,這是模具界的“奧斯卡”,代表了中國模具的最高水準。

  進廠7年,趙炳曉成了廠裏最年輕的班長。如果從“鉗工”這一職業來看,趙炳曉不僅自身技術過硬,而且還帶領班組職工攻克了許多技術難題。他所在班組,每次都主動承擔難度系數最大的項目。

  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能,他獲得發明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兩項,發明專利分別為《一種快速確定定位板安裝位置的壓型模具及方法》和《一種幾字形汽車橫樑的成型模具及衝壓工藝》。

 

  經手必是精品

  不做“差不多”産品

  20年前,在模具生産加工的車間裏,趙炳曉第一次接觸到了一種來自義大利的材料。“剛來那會兒,也很膽怯,在師傅的鼓勵下,自己多學習多嘗試,慢慢積累出經驗。看著自己生産出高水準、外表美觀的模具,我也從內心生出一種自豪感。”

  當小鴨精工轉向汽車模具時,接到的第一個訂單來自中國重汽,36萬元。這在當時可是不小的訂單,以前,它能拿到3萬元的訂單就已經很不錯了。只要這個訂單打響,以後的市場開拓似乎順理成章了。

  2009年初,有一套修邊分離模具嚴重損壞,需要修復。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及時提供産品件,將會導致重汽生産線全部停産。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趙炳曉馬上組織鉗工人員成立攻堅小組,連續奮戰40多個小時,經過反覆鑽研,終於將模具修復成功,保證了重汽的正常生産。重汽對公司也對小鴨精工的敬業精神和高超技術讚不絕口。

  從這之後,趙炳曉給自己立了個目標,凡事經過自己手的模具必須都是精品,絕不做“差不多”的産品。當然,所有的精品都離不開過硬的技術。

  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技術過硬的鉗工呢?趙炳曉在學習筆記中的一段話給出了答案,“一個木桶中能裝多少水不是取決於長板,而是取決於短板。個人當短板會影響一個部門,部門當短板會影響整個企業。思想上有短板的人會降低整體素質,甚至會犯錯誤。因此,要時刻提醒自己,不去做那塊影響大局的短板,進而激勵自己不斷提升。”

  對於自己的“短板”,趙炳曉有著清醒的認識,“理論知識方面有所欠缺”。於是,他就用工作之餘自學,通過成人高考,考取了山東輕工業學院機械設計與辦公自動化本科專業。

  “我們在他在,我們都走了他還在”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總共帶了得有20多個徒弟吧,有的當了班長,還有的當了車間主任。”富有“匠心”的趙炳曉,依舊不忘言傳身教。在同事眼中,他以身作則、一心為公,不斷為公司培養人才,他和他的團隊每年都為公司完成鉅額訂單,成為公司模具産業的骨幹力量。

  隨著承接的項目日益增多,每個項目都對工期及品質要求極高,工作量大、工作頭緒多,車間內每天都滿負荷工作,經常加班到很晚。作為鉗工班長,趙炳曉幾乎每天最早一個到,最後一個離開。

  “我們平時在的時候他肯定在,我們週末不在的時候他還在。”在徒弟李帥看來,師傅是個不折不扣的拼命三郎。

  有時,有人會問這位獲得省市級勞模稱號的技術“大拿”:“身為領頭,你怎麼還幹得這麼累,不能少幹點嗎?”聽到這些話,他總是這麼回答,“事又不是我一個做的,卻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就是為了大夥,今後還要做得更多。”

  經過20年的打磨,趙炳曉在磕磕絆絆中得到了技藝的不斷提升,但是對於這得來不易的手藝,他卻毫無保留地傳承。“我專業是學數控機床的,跟鉗工工作有很多不同,所以剛來的時候什麼也不會,師傅都是從鉗工最基礎的鑽孔開始教起。”李帥説。

  對於如何帶徒弟,趙炳曉自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從開始的看圖紙、磨鑽頭到裝配模具,每個環節我都會毫無保留地教給他們。在工作中我對他們要求很嚴格。等他們達到一定水準之後,再讓他們獨自去承擔一些任務,我只從旁邊給出建議,讓他們多鍛鍊鍛鍊。”

  20年來,趙炳曉以紮實的工作作風,正直率真的人格魅力,帶出了一支優秀的技工隊伍。他也以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鑽研,完成了自己從“工”到“匠”的昇華。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 實習生 潘世金)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