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向世界發出邀約 開啟"一帶一路"北京航程

2017年04月28日 15:56:0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原標題:習近平向世界發出邀約 開啟“一帶一路”北京新航程

  ——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倒計時一個月之際

  李警銳 張琪昭

 

   1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時向世界發出邀約——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今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舉行,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習近平的出訪路線和關切,在“一帶一路”的宏大敘事中鋪展,繪製一幅跨越萬里海域,牽起亞歐非多個經濟圈的恢宏畫卷。“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

  “不同民族要‘交而通’”

  闡釋構想共唱絲路“新合唱”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在哈薩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時首次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同年10月3日,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又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導“共用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一呼而百應,“一帶一路”倡議煥發出強大感召力,從中國方案逐步成為世界強音,讓世界上最長的兩條經濟大動脈、文化大長廊,走出歷史深處,合奏時代交響。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惡’”“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在國際國內多個場合,習近平的一系列精彩闡述,讓“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用的理念傳遍世界,深入人心。

  “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2014年6月,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習近平的話語鏗鏘有力:“‘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

  在2015年3月28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強調説:“‘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

  2016年1月,習近平訪問沙特、埃及、伊朗和阿盟總部。他在阿盟總部發表演講説:“我們在中東不找代理人,而是勸和促談;不搞勢力範圍,而是推動大家一起加入‘一帶一路’朋友圈;不謀求填補‘真空’,而是編織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網路。”

  知者善謀,不如當時。“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習近平的諸多次“點穴”外交,一再將目光鎖定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謀求共用共贏,是習近平一直強調的理念。

  3年多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援,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正如習近平所言:“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

  “空口袋立不起來”

  中外共建項目合作促發展

  “一帶一路”把歐亞各國經濟緊密聯繫在一起,讓所有國家“獲得更大發展空間”。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時,習近平就直言不諱地説,當前世界經濟融合加速發展,區域合作方興未艾。

  習近平2015年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時強調,“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很多國家便開始尋求與之戰略對接。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蒙古國“草原之路”戰略、哈薩克“光明大道”、歐洲“容克投資計劃”、越南“兩廊一圈”……“一帶一路”倡議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戰略規劃形成對接。

  不僅如此,不少國家希望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關鍵節點。波蘭曾表示力爭成為“一帶一路”物流中心;多哥希望成為“一帶一路”在西非地區的支點。

  在去年8月17日召開的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要聚焦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引進來、走出去”,傳統的國際合作並不罕見,而“一帶一路”的促進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貴在其“新”。

  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與區域合作?習近平提出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重要思想。

  歷經時間的檢驗,“一帶一路”建設在“五通”方面取得纍纍碩果。其中,工程項目以及産能合作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走出去”與“引進來”,“強強聯合”多方合作,在發展歷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空口袋立不起來”,習近平2013年訪問烏茲別克時,卡裏莫夫總統提到這句諺語。三年多過去,“一帶一路”建設已“立起來”,成為取得積極成果的重要注腳。

  中國發起成立的“亞投行”正式運營,絲路基金、中國——歐亞經濟合作基金等陸續組建;中泰鐵路、土耳其東西高鐵、匈塞鐵路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推進……2015年與2016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直接投資額達293.5億美元。截至2016年底,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入區企業1082家,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近18萬個。

  凡此種種成果,映照著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真誠落實,更彰顯出相關合作的巨大潛力。“一帶一路”建設正在向落地生根、深耕細作、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

  “兼顧國家總目標與地方積極性”

  立體格局釋放巨大潛力

  長遠的發展戰略,離不開階段性的規劃與總結。2016年8月,習近平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進一步提出8項要求。從統一思想到統籌落實,從金融創新到人文合作,從話語體系建設到安全保障,面面俱到。“要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3年多來,願景規劃一步步展開、建設成果一筆筆繪就:“一帶一路”寫入黨的十八屆三中、五中全會決定,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並列為中國三大發展戰略。2014年中國通過了“一帶一路”建設戰略規劃,2015年發佈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願景與行動。2016年3月,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發佈,“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其中專門一章。

  “一帶一路”的建設,同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交相輝映,帶動了中國更強勁發展。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漸次展開。

  “‘一帶一路’建設為重慶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重慶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東部的重要載體。”2016年1月,習近平在重慶調研時説道。

  助力當地企業走出去,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重慶的重點在於健全公鐵水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自“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以來,重慶重點圍繞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佈局,航空、公路、鐵路、水運等運輸方式共同發展,不斷完善交通運輸網路密集度,基本搭建起了重慶至歐洲、北美、東亞、西亞等較為完善的運輸網路。

  與重慶不同,作為對外開放的排頭兵——上海,一直以來都處在中國發展的最前沿。2017年3月5日,習近平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成為開放和創新融為一體的綜合改革試驗區,成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市場主體走出去的橋頭堡。”

  上海市商務委的統計表明,同期上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累計突破5500億元,同比增速更高,達2.9%。上海已與新加坡、捷克等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重要的經貿結點城市前茅了經貿合作備忘錄,並在貿易、金融、能源、裝備製造等領域,與沿線92家商會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貿易商聯盟。

  “‘一帶一路’建設既要確立國家總體目標,也要發揮地方積極性。地方的規劃和目標要符合國家總體目標,服從大局和全局。”習近平在201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著眼于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一帶一路”可以把廣大的西部地區從開放的末梢變成開放的前沿,形成東部與西部兩翼齊飛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一帶一路”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今年3月28日,“一帶一路”百人論壇與商務印書館聯合發佈的《“一帶一路”年度報告》認為,今年中國將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2017年中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是中國為提振世界經濟採取的戰略舉措。這可能標誌著“一帶一路”建設將從搭建框架為主的1.0版階段,進入優化升級為主的2.0版階段。

  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矚目5月北京之約,期待轉化時空的“一帶一路”建設迎來新起航,期待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煥發新生機。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