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舉“中國方案” 踐大道之行

2017年04月14日 10:26:1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開欄的話: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綢之路精神千百年來薪火相傳,綿延不斷,在新的歷史時期綻放出更為耀眼的光芒。

  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建設進度和成果都超出預期。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大大優化中國開放格局、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更得到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積極參與和支援,為沿線各國聯動發展注入磅薄正能量,彰顯出中國這個東方大國恢宏的思想力與強大的行動力。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勢必成為促進沿線國家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進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

  即日起,新華社開設“一帶一路合作共贏”欄目,聚焦國內外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新探索新成就新經驗,以通訊、述評、權威訪談、評論員文章等稿件,整合文字、圖片、圖表、動漫、音視頻等多種報道手段,分專題持續推出重點報道,宣傳闡釋“一帶一路”建設的最新進展、時代內涵和重大意義。4月13日推出長篇述評《舉“中國方案” 踐大道之行——寫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倒計時一個月之際》。

  新華社記者

  這是共商共建共用的人類文明盛舉,是造福各國人民的全球化盛宴。

  春日的古都北京,草長鶯飛、生機勃勃。一個月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這裡拉開帷幕。

  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3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進度和成果。

  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中國和世界。以東方智慧為全球發展探尋解決之道,“一帶一路”再度吸引全球目光。

  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用合作成果。世界期待,“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解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找出答案,為實現聯動式發展注入新的能量。

  順應時代潮流 貢獻中國智慧

  2016年11月17日,“一帶一路”倡議首次寫入第71屆聯合國大會決議。2017年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344號決議,首次載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呼籲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等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3年多的時間,一個由中國提出的倡議、行動,逐漸形成廣泛國際合作共識。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援,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願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2014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時強調。

  物物相通、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千百年前的古絲綢之路,溝通了東西方文明,豐富了沿線人民生活,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其所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精神,歷千年而不息。

  “中國方案,大道之行。‘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就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沿線國家積極響應,是化理念為行動、變夢想為現實的重大國際合作倡議。”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司巡視員歐曉理説。

  這是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的“中國方案”——

  經過十餘年發展,泰中羅勇工業園已成為中國傳統産業在泰國乃至東盟的最大産業集群中心和製造出口基地。

  “國內光纜産能增長迅速,行業競爭壓力很大,但在泰國卻屬於稀缺資源。”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説,富通入駐園區後,不僅拓展了發展空間,還填補了泰國光纜技術空白,目前已成為東盟最大的現代化光纜工廠。

  截至目前,泰中羅勇工業園已累計吸引近90家企業入駐,協議投資金額25億美元,向當地政府上繳稅費1.2億美元,解決當地就業2萬餘人。

  “一帶一路”貫穿亞歐非大陸,一頭是活躍的東亞經濟圈,一頭是發達的歐洲經濟圈,中間是潛力巨大的腹地國家。在這一區域開展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準,推動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催生新需求,推動世界經濟再平衡。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原有的全球增長迴圈被打破,全球經濟發展進入一個動力減弱、增速放緩和治理乏力的新階段,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進程中獲得發展動力的通道遇阻。”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史育龍説,塑造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世界經濟,成為各國共同訴求。

  這是增進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的“中國智慧”——

  古都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內近萬件文物描繪出古代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交往的“絲路畫卷”;博物館外的絲路風情街上,各國特色商品、特色演藝、特色建築集文化大觀,聚海內外商旅。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逆全球化思潮涌動,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遭遇政治安全衝突和動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挑戰。多元文化,是衝突鬥爭還是和諧共處?成為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課題。

  古絲綢之路上,中華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歐洲文明交相輝映,為“和而不同”做出生動詮釋。“古絲綢之路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和平之路、友誼之路,輸出的是和諧文明和商貿發展,加強了不同文明的溝通連接,卻未給他國造成任何威脅。”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説。

  “‘一帶一路’傳承古絲綢之路所創造的文明交流、交往的精髓要義,為增進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鑒貢獻出中國智慧。”歐曉理説。

  這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中國擔當”——

  全球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全球經濟治理滯後,難以適應世界經濟新變化;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世界經濟增長、治理、發展模式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亟待新的解決方案。

  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開出“藥方”。

  “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與這一理念深度契合、一脈相承。

  “‘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之一,是不斷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制度性話語權,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向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歐曉理説。

  倡議來自中國 成果惠及世界

  4月1日17時許,載有41車集裝箱的中歐班列緩緩駛出西安港,一路向西奔向9312公里之外的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約17天后,來自中國東部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將抵達這座歐洲古城,進入東歐市場。

  車輪和鋼軌撞擊發出的叮叮聲,仿佛古絲綢之路的駝鈴聲穿越千年歲月……截至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3000多列,沿線各國迎來加強國際合作、發展互聯互通的新機遇。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取得的最重要的進展,就是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了空前的強烈共鳴和廣泛共識。不同發展水準、不同文化傳統和不同治理模式的國家都能從中發現促進自身發展的機遇。”史育龍説。

  全球化時代,各國利益相通,命運與共。“一帶一路”倡議本身就是把中國機遇轉化為世界機遇、促進中國與世界共同發展的宏偉構想。

  “共商、共建、共用,分別解決了怎麼建、誰來建、為誰建的問題,這是‘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國際社會廣泛支援的奧秘所在。”歐曉理説,“共商,‘一帶一路’注重和他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考慮沿線國家利益關切,尊重他國治理模式的選擇,追求發展最大公約數;共建,將沿線國家利益、命運和責任緊密相聯,注重第三方合作,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共用,追求互利共贏,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大勢所趨、水到渠成。3年多以來,“一帶一路”初步完成規劃佈局,正在向落地生根、精耕細作、持久發展階段邁進,一批早期收穫成果喜人。

  ——“一帶一路” 朋友圈不斷擴大。中國與澳大利亞同意深入推進中方“一帶一路”倡議與澳“北部大開發”計劃以及兩國創新戰略對接合作;中國與紐西蘭簽署關於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安排備忘錄;《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啟動實施……

  ——互聯互通推進迅速。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以中巴、中蒙俄等經濟走廊建設為標誌,基礎設施等領域取得一批早期收穫。中歐班列貫通歐亞,匈塞鐵路、雅萬高鐵開工建設,中國-東盟資訊港進展順利,瓜達爾港正式開航……

  ——産能合作全面推進。中國同近20個國家開展了機制化産能合作,開創了中國-哈薩克合作新模式,一大批重點項目落地生根;中國企業已在沿線20多個國家建立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東道國增加了近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貿易往來日益緊密。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達到6.3萬億元人民幣,增速超過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體增速;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達145億美元……

  ——金融支撐基本到位。中方發起的亞投行開業運營,成員總規模達70個;絲路基金首批投資項目已正式啟動,實際撥付投資金額已達53億美元……

  倡議來自中國,成果惠及世界。3年多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推進,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受惠于這一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沿線發展中國家更是從中獲得跳躍式發展的寶貴機遇。

  “中國鞋業大亨計劃使衣索比亞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衣索比亞通訊社今年3月的一則報道稱。

  2011年底,中國製鞋企業華堅集團進入衣索比亞設廠。截至目前,已在當地安置就業6000人,累計出口創匯8000萬美元。

  華堅集團董事長張華榮説,在“一帶一路”建設大潮下,華堅國際輕工業城項目已啟動建設,預計總投資20億美元,2020年建成後將解決當地就業3萬至5萬人,出口創匯額達20億美元。

  “中國的發展得益於國際社會,也願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同沿線各國分享中國發展機遇,實現共同繁榮。”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開幕式上的講話鼓舞人心。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在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為主題的時代,‘一帶一路’建設為全球化深入發展帶來新的哲學思維。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精髓所在,也是其‘道’的重要體現。”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劉衛東説。

  承載世界期盼 共繪美好藍圖

  40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經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幾經週折抵達當時的明王朝都城北京,帶來了世界地圖。

  四個世紀後,北京再次輝耀“絲綢之路”的時代印記。一個月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走近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將與各國共襄盛舉,開啟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新航程。

  “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我們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一帶一路”建設正處在全面推進的關鍵節點,這將是一次總結過去、規劃未來的盛會。

  “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提出3年多來最高規格的論壇活動,是今年我國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對推動國際和地區合作具有重要意義。”負責高峰論壇籌備工作的楊潔篪國務委員説。

  ——全面總結“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進展,展現重要早期收穫成果,進一步凝聚合作共識,鞏固良好的合作態勢;

  ——共商下一階段重要合作舉措,進一步推動各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係,實現聯動發展;

  ——在推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同時,推動國際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一帶一路’倡議最大的吸引力在於不但有利於中國的發展,更使參與國受益良多。這次高峰論壇將成為嶄新的起點。”西班牙駐華大使瓦倫西亞説。

  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這將是一次有助於衝散經濟低迷的陰霾、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正能量的盛會。

  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碎片化”的矛盾凸顯。但與此同時,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等領域,雙邊和多邊、區域和全球合作勢頭漸起,各國都將其視為發展的重要抓手。

  中國將高峰論壇主題設定為“加強國際合作,共建‘一帶一路’,實現共贏發展”,議題以“五通”為主線,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産業投資、能源資源、金融支撐、人文交流、生態環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領域進行討論。各國領導人參加的圓桌峰會是高峰論壇的重點,主要討論兩個議題:一是加強政策和發展戰略對接,深化夥伴關係;二是推進互聯互通務實合作,實現聯動發展。

  “這些主題和議題針對當下形勢和挑戰,突出國際合作,突出聯通,突出對接,與各方普遍關注的議程高度契合。”楊潔篪説,“我們要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找到打破困境、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這將是一次務實高效的盛會,將為紮實推進“一帶一路”開啟新征程。

  高峰論壇預計在擴大國際合作共識、推進重點領域務實合作、規劃長遠合作願景等3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一批重大項目、合作協議和一些中長期重大舉措有望推進;各方將探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規劃符合共同利益的發展藍圖。

  “高峰論壇將進一步凝聚共識,有利於增強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及全球化本身的信心。”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説。

  承載世界期盼,5月的北京之約,“一帶一路”將再啟征程,這是中國的機會,更是世界的機遇。

  史育龍説,由於沿線國家國情條件和利益訴求不同,讓“一帶一路”倡議落地紮根、開花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一個一個項目抓,一步一步向前走,讓參與各方在合作中有實實在在的收穫,不斷增強‘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國期待同各方一道,通過主辦高峰論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深化地區合作打造更堅實的發展基礎,創造更便利的聯通條件,更好造福各國和各國人民。(記者安蓓、侯麗軍、孔祥鑫、鬱瓊源)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