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對於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多國媒體和專家學者高度關注雄安新區的設立,並認為這將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舉措,將有利於減輕北京的大城市負擔,促進京津冀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擴大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也將為中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是與時俱進和符合中國國情的重要創舉。
樹立新發展理念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 蘇爾約諾表示,北京已經是一個擁有800多年建都史的超級大城市,和許多大城市一樣面臨交通堵塞等“城市病”。設立雄安新區,建立創新和宜居城市,有利於極大緩解北京的負擔。
印度報業托拉斯網站報道説,設立雄安新區旨在疏解擁擠和治理污染,並疏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這是中國治療嚴重“城市病”的最新努力,中國希望將該地區發展為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澳大利亞創新金融研究院院長郭生祥看來,雄安新區的設立,連同通州及環渤海灣經濟圈一起,將歷史的北京和未來的北京區別開來,讓未來北京變得更加立體化,形成均衡發展的勢頭。
肯亞智庫非洲民主與領導力研究院執行主任丹尼斯 科迪表示,新區的設立有利於污染的治理,對打造綠色生態城市有積極意義。新區將大大緩解北京在人口、交通、資源等方面的壓力,同時能促進北京周邊地區發展,這對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非洲國家正在經歷著快速的城鎮化進程,雄安新區的設立有望為非洲城市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借鑒。
巴西中國研究所所長龍涅 林斯表示,避免大城市過度發展是所有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中國政府積極開拓新的大城市發展模式,利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有的基礎設施資源,將大城市的功能分流,緩解城市壓力,既解決大城市環境問題,也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創新發展示範區 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巴克內爾大學政治學教授朱志群認為,雄安新區的設立是影響中國未來發展的重大舉措。相信雄安新區會將京津冀發展一體化變為現實,並將帶動整個華北地區的快速和全面發展。朱志群強調,中國現在的發展重在品質。綠色、創新、優質、高端將成為雄安新區的發展目標和動力,也給全國其他地區的發展樹立了標桿。
新加坡南洋國際商學院院長許振義表示,中國黨中央和政府以極大的政治決心在原本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發展建設一座綠色智慧城市。有理由相信,雄安新區的出現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並有望帶動環渤海地區的整體發展。
泰國開泰研究中心中文部主任黃斌表示,雄安新區的設立是中國領導層頗具戰略眼光的重大部署。新區與京津形成一個三角形,功能上分工互補,將為京津冀乃至中國北部地區的發展打開全新的空間,為中國城市化發展探索全新的模式。
擴大對外開放 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
韓國News1通訊社報道説,未來雄安新區將使河北省成為拉動中國北部經濟的橋頭堡。
韓國“今日亞洲”網站刊文認為,中國的各大經濟新區、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區今後將一起助力中國全境經濟均衡發展,同時有助於推動“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早日成為21世紀的經濟強國。
班邦 蘇爾約諾指出,改革開放啟動了中國經濟飛躍發展的進程,但是也産生了諸多問題。設立雄安新區是中國繼續改革和解決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與時俱進和符合中國國情的重要創新,值得很多發展中經濟體學習。
龍涅 林斯表示,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經過多年建設,已經逐步成為中國發展的中心區。中國政府在這方面的勇氣和魄力已經有了成功的先例,相信雄安新區能夠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看到中國發展成果的一個新窗口。
郭生祥説,雄安新區的設立預示著中國新時期新增長點的形成,符合中國發展的需要。雄安新區的設立,意味著中國開放將朝縱深發展,中國將繼續全方位擁抱全球化和自由貿易。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