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教育部長談涼山懸崖村:沒解決好這個問題 非常羞愧

2017年03月13日 15:58: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12日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國教育電視臺、中國教育網路電視臺記者:3月8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提到涼山州懸崖村,讓人感到特別揪心。同時,強調做好扶貧工作要精準發力,扶貧先扶智。請問陳部長,下一步我們在教育扶貧工作上將如何精準發力?謝謝您。

  陳寶生:總書記對四川涼山懸崖村的關心,充分體現了他對人民深厚的情懷。教育部專門派出調研組,赴這個地方進行深入調研。

  懸崖村這個地方的貧困孩子為了求學,爬上爬下,每天在危險中行進,我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從另一方面説明,打勝脫貧攻堅戰對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脫貧攻堅戰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最關鍵的一招。從目標上講,叫“兩不愁、三保障”,就是吃不愁、穿不愁,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這就是五個字“吃穿教醫住”,五個字,“教”在中間,它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根本性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這方面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做了幾件事:

  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陳寶生:第一,制定一個規劃。由教育部牽頭,國務院六個部委聯合頒發了《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圍繞“吃穿教醫住”這五個方面,定了這樣一個規劃。

  第二,我們著力實施“兩個轉變”。一是從單純扶貧轉向綜合扶智。過去我們也扶貧,就是解決扶貧問題,送點錢、搞一個項目。現在重點扶智。扶貧先扶智,通過發展教育,割斷貧困代際傳遞。另外一個轉變,就是由大水漫灌改為精準滴灌。過去水龍頭一開漫灌過去了,現在要精準滴灌,實現這兩個轉變。

  我們重點解決三個問題:一是解決輟學、失學的問題,我們叫“控輟保學”。我們已經全面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2016年,全國有一億四千多萬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義務教育鞏固率是93.4%,一些孩子還沒有完整接受完義務教育。所以輟學、失學這個問題要解決。二是解決“讀書無用”論。讀書無用的觀念在貧困地區的影響比較大。家長認為,孩子認識幾個字就行了,早點幹農活,出去打工。三是解決貧困農民和普通農民在教育上差距拉大的趨勢,要遏制這個趨勢,解決這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總書記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現在農村貧困地區教育面臨的三個突出問題。第一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規模問題,是一個義務教育入學的問題,數量的問題。第二個讀書無用是品質問題,提高它的品質。第三個問題是公平的問題,解決這三大問題。這是我們就問題來説。

  陳寶生:就措施來説,首先是錢的問題。多搞一些錢,要加大投入力度,從基礎建設到學生資助向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傾斜。二是把數搞準一些。貧困地區各個學段,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各有多少人口,它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要進行分類幫扶,精準扶貧。三是把事搞實一些。比如説經過三五年努力,讓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在貧困地區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現全覆蓋,做到這一點是了不起的事情。還有各個學段,從小學開始到大學,從入學到畢業,實現全程資助。把這些做到,應當説就會有很大的改善。再比如繼續實施中西部地區招生協助計劃。2016年,安排協作計劃20多萬人。如果一所高校每年招2000個左右的大學新生,按照這個數據來看,相當於在西部建了100所大學。我們要繼續實施在農村貧困地區重點大學招生專項計劃,提高這個比例。這是促進公平的重大舉措,也是把事做實一些。最後一點是把人搞強一些。所謂把人搞強一些,就是專門幹脫貧攻堅戰的人強一些。這有兩項措施,一是教育系統參與脫貧攻堅戰的人要抽精兵強將,到一線去打仗。二是積極爭取財政支援,組織我們高校教育單位對口幫扶,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脫貧,運用資訊手段提高教育脫貧效果。這四件事,我相信這樣搞下來,《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一定能夠實現。謝謝。(根據網路文字直播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