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題:想到你,總有清泉流淌心間——追記已故江西省委第三巡視組組長李泉新
新華社記者 榮啟涵
報紙,像平常一樣放在辦公桌的右上角,時間卻停留在2016年3月。
翻開報紙內頁,幾行字遒勁有力,“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似是隨手練字留下的。
寫下這些字的,是已故江西省委第三巡視組組長李泉新。
58歲,因病而逝。他留下了什麼?他讓同事、朋友、親人們都記住些什麼呢?
巡視組的“老大姐”鐘傑蘭,怎麼也忘不了和他最後一次電話,那一頭聽他笑著説:“我希望還能回去跟你們一起戰鬥。”
6月2日,南昌城遭遇了幾十年不遇的大雨,前往殯儀館的路上積水及膝,汽車齊齊熄火在路中間。從九江、萍鄉、尋烏……曾與他共事的同事們連夜趕來,脫了鞋子、挽起褲腿往前走,只為見組長最後一面。
鐘傑蘭趕到的時候遺體告別已經結束了。在後廳,她見到了李泉新最後一面。回想起3月底最後一次通話,一時就淚眼模糊了。那是李泉新將進行肝移植手術前,第三巡視組裏年長的“老大姐”鐘傑蘭代表大家給組長李泉新打了一個電話,他笑著説“我希望還能回去跟你們一起戰鬥。”
巡視工作一線,雖不見炮火硝煙,卻絲毫不輸戰場,方方面面的壓力和阻力暗藏。
組員唐志勇説,李泉新就是大家心中的“指揮員”。只是這一次,大夥兒再沒能等到他們的組長回來,回到他為之傾盡心力的巡視戰線。
唐志勇唸唸不忘這樣一個畫面:2015年巡視江西省建材集團,因為辦公條件簡陋,一張大桌子上堆滿了材料。一天深夜巡視歸來,他推開門,看到李泉新半伏在桌上分析材料,像極了前線指揮打仗。
2015年3月,李泉新率組進駐南昌市西湖區不久,便收到許多反映該區某鎮鎮、村幹部私吞村民徵地款的舉報。李泉新了解到,問題久積未決,主要是背後涉及權錢交易、準黑惡勢力干預等重重黑幕。巡視組把初步掌握的線索移交當地紀檢監察機關,本希望快查快結,而巡視組和辦案人員卻接連收到明目張膽的威脅短信“你什麼來頭我知道,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適可而止,以免禍及家人。”
李泉新意識到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來,他告訴大家“沒有不能揭的黑,沒有不敢碰的惡。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我們必須堅決完成省委交給的重任。”
半個月後案件有了結果,涉嫌違紀違法的3名負責人被移送司法機關,鎮裏的百姓上街放起鞭炮,打出“感謝政府,感謝中國共産黨”的橫幅。
在實踐中,李泉新總結出一套“泉新工作法”,“捅天花板”“挖老礦”等秘訣在省委各巡視組中得到推廣。第三巡視組更因工作成效顯著成為省委巡視工作的“尖兵隊”,2014年至今年4月,完成8輪巡視任務,先後巡視26個單位,發現問題線索934個。
組員葛春瑜説,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日子,辛苦並快樂著。
“曾聽李泉新背誦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連標點也不落下。”回想與他共事的一年半,青年幹部漆世紅嘆道:“他完全符合我心中對老黨員的想像,像座燈塔。”
在一次與同事的閒聊中,李泉新感慨“如果腐敗繼續蔓延,將來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依靠誰?”他常説,“我們手握巡視利劍,必須對得起黨和人民的信任。”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李泉新常讚賞詩文裏的忠勇,而他自己的忠誠和擔當,也變成了這個時代的清流。
“我再算一遍,黨費決不能少交。”這是2014年漆世紅第一次幫他算黨費時的對話。“他生怕我算錯了、交少了,末了拿著文件和工資條按著計算器認認真真又核對了一遍。”
巡視工作千頭萬緒,但每月他都不忘按時向組織繳納自己的黨費。交完後,會把黨費證要過來親手保管,用一個塑膠袋裝在自己內衣口袋裏。
巡視組的許多年輕人回憶起李泉新,都説他是永恒的“黑白色系”。
——深色的褲子是幾十塊一條的警褲,日常白襯衣洗得乾淨就行,絲毫不講究檔次。拎著人大開會發的材料袋樂呵呵當“公文包”,常年喝水的杯子是大號罐頭玻璃瓶。
他總説,我們做巡視工作經常與基層幹部打交道,穿名牌、拎名包會與群眾拉開距離,很難打成一片。
巡視組裏的年輕人對李泉新的另一個印象,也出奇的一致:才情滿懷。
1976年到1978年在部隊的時光,李泉新每天堅持讀報、聽廣播,硬是靠著自學在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圖書館係,成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屆大學生。在他工作了27年的江西省紀委乃至全國紀檢和巡視系統,“北大才子”的美譽廣為流傳。
“他喜歡看書,也喜歡給大家講。由於記憶力好,過目不忘,講到興起時就能大段背誦原文,或是把經典名句隨手寫下來。”李思遠説,他從不是板著臉的領導,更像令人尊敬的兄長。
“他能大段背誦毛澤東選集中的經典篇目,可以把詩經中的生僻字句解釋得清清楚楚,還經常眉飛色舞給我們講開國將帥的故事。”漆世紅説起這些,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學而信,信而行。在曾經巡視過的江西省水利廳,紀檢組長吳信根這樣評價“他對黨的忠誠不是盲從,而是源於文化的支撐,是建立在‘真理解’基礎上的‘真信仰’。”
“他其實特別戀家”,巡視組副組長熊桂生提起一件小事讓人莞爾一笑:“我從老家給他帶來幾個蓮蓬嘗鮮,他不捨得吃,説要留著回家給孫子。”
不經意間,李泉新已經深深感染了身邊人。而與他最近的親人,更多感受的是他的“嚴愛”。
侄子徐華輝回憶起李泉新説,家裏有親戚托他打招呼、謀好處,無一不被拒絕,只一句話“你們想做什麼都可以,但要通過自己努力”。
在家裏唯一享有“特權”的是他的小孫子。
走進李泉新的家,墻上滿是童趣的塗鴉,墻邊箱子裏堆著他買給孩子的各式玩具。幾幅照片記錄下他和小孫子在一起的畫面,從孩子幼年時李泉新用背包把他抱在胸前;到蹣跚學步時,他在沙發邊和孫子一起玩耍……一張張留下的是一個爺爺慈祥的笑,是發自內心的喜悅。
熊桂生記得,巡視間隙李泉新會在嘴上挂著小孫子,出差久了更是“想得很”。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只要不出差,他總是回家搶著做飯;很少參加應酬,盡可能回家吃飯。
李泉新説,閒暇時光跟家人待在一起是一種享受。
搶救室的醫生也沒忘記這位虛弱的病人,他執意“自願承擔一切風險和不良後果”而要求:“明天我一定要出院。”
3月12日晚,江西省人民醫院呼吸內科搶救室收治了一名急診轉來的急性肺炎病人。醫護人員在緊急安排吸氧、輸液,卻聽到病人虛弱的聲音:“大夫,明天我一定要出院。”
這名病人就是李泉新,他執意簽下“自願承擔一切風險和不良後果”的“承諾書”,連夜帶著藥物坐了5個小時長途車奔赴贛州。這輪省委巡視剛剛開始,李泉新放心不下,按計劃第二天要召開碰頭會佈置工作。
組員們記得,趕到時的李泉新面色鐵青、雙手滾燙,接連三天他一邊輸液一邊聽彙報、調閱材料、分配任務,幾乎日日忙到淩晨。在領導和家人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同意返回南昌做進一步檢查。離開贛州上車前,他還不忘交代,要在此次被巡視的江西理工大學校園電子屏上滾動巡視進駐的消息。
而這一別,竟成了他與許多同事的最後一面。5月31日,58歲的李泉新在南昌因病逝世。醫治他的大夫輕聲告訴家人,因平日疲勞過度,他的很多器官基本喪失了儲備功能。
“一泓清泉潤真情,半彎新月照英魂。”在遺體告別儀式上,有人送來一副輓聯。“本色幹部”李泉新的名字,浸潤著贛鄱大地,也流淌在每一條巡視工作戰線上。
6月7日,親人送李泉新回豐城老家安葬。沿途十幾裏的鄉親們自發依鄉俗點起禮花,他們用最高的禮遇迎接這位“好幹部”——回家。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