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由於老家山大溝深,呂建信帶著全家搬到甘肅環縣木缽鎮高寨村南灣組,以種植大棚蔬菜和玉米為主。2009年,當地政府組織學習種植技術,鼓勵大家建日光溫室。
呂建信怎麼也沒想到,種了20多年地,還需要參加培訓,學習種植技術。
不過半年後,他的疑慮打消了。
新建成的日光溫室大棚,種植了反季節蔬菜,當年春節前後上市,不僅産量高,價格高,銷售也不愁。
靠這收入,兒子成家了,他也有了孫子。如今兒子為了小孩上學在縣城居住,家裏的8畝地全靠他和老伴打理。
今年春節後,呂建信家大棚中的黃瓜上市,一斤賣到了4塊錢,每天採摘後只要送到縣城蔬菜批發市場即可。“受陰雨天影響推遲了黃瓜的上市,本來是春節前就可以上市賣的。”呂建信笑著説,但收入還可以,兩個大棚收入將近4萬元。
除了大棚收入,呂建信還種了2畝露天瓜菜和4畝地膜玉米,現在,地裏的活兒就剩下玉米了。
接受“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活動採訪團的採訪時,呂建信説自己已經53歲了,現在的生活比起前幾年已經好太多了。
十幾年前,像呂建信這樣主動搬離深山的村民很少。2015年,環縣政府在高寨村謀劃新建了5棟140戶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鼓勵更多的山區貧困群眾搬遷入住。為了解決群眾收入難問題,高寨村新建了奶牛養殖、蔬菜種植、良種羊繁育、廢舊地膜回收加工等專業合作社,使農民變菜農、變市民、變工人,而高寨村也變成小康村。(記者 王小英)
[責任編輯:盧佳靜]